第118章(3 / 4)

加入书签

却疑惑:"

此举合情合理,王上为国君,自当决断。

黑山军既诚心归燕,我与父亲断无异议。

王上之言,反令宁儿困惑。

"

刘凤苦笑:"

整编之事殊为不易。

直言莫怪,黑山军本为草寇,近年劫掠成性。

骤入燕军,必难适应森严军纪。

其将领久居山林称王,恐难敛狂放之性。

寡打散旧部,使其重受训导。

唯惧将领误以为鸟尽弓藏,若生抵触,二十二万大军恐生动荡。

燕国再经不起,寡人亦不愿诛戮功臣。

"

公元一〇六六年

刘凤眉头微蹙道出隐忧,张宁执其手颔应道:"

主上思虑周全,此事确需未雨绸缪。

"

纤指轻抚案上舆图,张宁眸光流转:"

可是要妾身前往黑山大营?那些将领见着我这旧主,想必能解了心中忐忑。

"

"

岳丈大人隐居终南不宜劳神。

"

刘凤握紧柔荑叹道,"

宁卿如今既是我大燕王妃,又系黑山旧主,正是最妥当的人选。

"

张宁忽正色道:"

妾身斗胆一问——主上究竟要如何安置这些降将?若不能一视同仁,纵使妾身磨破嘴皮"

"

爱妃且宽心。

"

刘凤取过虎符置于案上,"

凡归顺将士,寡人必当以诚相待。

现有三策:其一,愿从军者需重习我燕军律令;其二,欲归田者可领厚赐安家;其三"

他蘸茶在案上划出三道水痕:"

诸将皆需入讲武堂修习,待考校之后,量才授职。

"

案上水渍映着烛光,渐渐洇成一片晶莹。

对于能力出众的将领,本王必会着重栽培与重用。

至于平庸无能之辈,则一律清退出军队,我大燕军中不养闲人。

这便是本王对黑山军的初步安排,宁儿以为如何?

张宁仔细思量片刻,展颜笑道:"

此策甚为完善,既公正又妥当。

那妾身就按此方案,亲自去与那些黑山军将领们商谈。

"

刘凤与张宁在中简单商议完黑山军整编事宜后,忽想起一事,略显迟疑地对张宁道:"

宁儿,过些时日郭嘉将押送数千车金银财帛、粮草军械、珍玩字画,并携数十万洛阳百姓前来燕国定居。

你与王后需代表王室出面安抚,让这些百姓能在燕国安身立命。

同行的还有当朝司徒一家,其义女貂蝉将入宫为妃

前半段话张宁听得频频颔,待听到最后,不由扶额嗔道:"

大王又要给姐妹们添新人了?"

刘凤正色道:"

胡说什么?难道寡人是贪恋美色的昏君不成?

你以为寡人愿意纳这么多妃嫔?夫妻若无情谊,与陌路何异?

此番联姻实为政治考量,为燕国大业计,很多时候身不由己啊!

说心里话,有你们几位贤妻相伴,本王已是心满意足。

宁儿当知,家事往往关乎国运,岂能全凭个人喜好?

就如与太原王氏联姻,本王与王司徒义女不过一面之缘,谈何情分?

【燕王宫廷纪事】

血色残阳映照朱窗时,王袍青年抚着青铜酒樽叹息:"

社稷重担在肩,孤不得不行此联姻之策——太原王氏与江东孙氏,皆已缔结之好。

"

张宁执团扇斜倚香几,绛唇轻启:"

臣妾权当看戏罢。

主上何必作态?入怀时,怕是连冕旒都要欢喜得颤动呢。

"

她忽将纨扇掷在绣墩上,"

横竖都是侧室,臣妾若计较,倒显得气量狭小了。

"

俄而压低云鬓:"

倒是娜塔几位妹妹乌桓小部叛乱,主上该不会"

此刻殿外传来胡笳呜咽。

乌桓三部虽效忠燕国,却有十余小部追随公孙瓒。

作为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