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2 / 3)

加入书签

据的土地,实则是他公孙度的禁脔。

如今眼见北疆五郡在燕国治下富甲一方,他齿缝间渗出妒火。

所以当公孙瓒前来暗通款曲时,他狞笑着握住了对方递来的盟约。

公元1o72年,燕国腹地兵备空虚之际,以公孙瓒为的北方豪强趁燕王刘凤亲征董卓时,秘密缔结军事同盟。

乌桓残部、鲜卑溃军等十余支势力纷纷响应,组建成四十一万联军分进合击。

其中,鲜卑可汗亲率十万铁骑联合乌桓突骑、步卒组成北路军团,直扑战略要冲绥北城;公孙瓒与辽东太守公孙度合兵二十五万,剑指燕国都城蓟城。

战前军事会议上,诸侯们已在沙盘上瓜分北疆五郡,甚至为如何分配蓟城国库的珍宝争论不休。

然战局骤变。

燕国边防军依托完善的烽燧体系,在联军跨境当日便燃起三百里狼烟。

各郡县严格执行坚壁清野,粮秣尽数入城,边境百姓全员武装。

公孙瓒主力部队在涿郡遭遇空营计,五万先锋军反被民兵诱入瓮城尽歼。

至深秋时节,联军伤亡已六万,却连一座县城的粮仓都未能攻破。

燕都蓟城乃是连通北疆的战略要地,公孙瓒与公孙度亲率二十万大军将其团团围住,誓要一举攻克这座都城。

虽说二人早知燕国有所防备,却仍是胜券在握的模样。

毕竟手握二十万雄师,纵使蓟城城墙高耸、防御森严,也终有攻破之日。

若无援军赶来,这座王都的陷落不过是早晚之事。

就在二人围炉畅饮、胜券在握之际,异变陡生。

蓟城城门竟悄然开启一道缝隙,一员燕将单骑突围而去。

明眼人都看得出,这定是赶往洛阳向燕王刘凤求援去了。

情势急转直下,公孙二人当即下令加紧攻城,誓要在燕国援军赶到前拿下蓟城。

他们亲自披挂上阵,率领二十万大军昼夜猛攻。

然而蓟城守军如同铜墙铁壁,纵使偶有突破也被迅击退。

守军一桶桶冷水浇下,破损的城墙转瞬即被冰封加固。

正当攻城之际,前线接连传来噩耗:分兵攻城的五万大军遭遇民兵伏击全军覆没;更糟的是督粮官来报,军中粮草已见短缺。

原来二人只备足一月粮草,以为沿途城池唾手可得,谁料战事竟陷入胶着。

燕军采取坚壁清野之策,致使敌方攻城部队无法就地获取粮草补给。

公孙瓒与公孙度被迫从各自属地紧急调运军需物资。

然而燕国水师趁势出击,成功截断联军粮道。

甘宁、蒋钦亲率两万水师突袭渤海沿岸,接连攻占多处城邑。

战况急转直下,令联军士气大挫。

蓟城守军已遣猛将突围求援,虽暂时占据优势,却始终无法突破城防。

若燕王刘凤率主力回师,以数万精兵对阵二十万联军,胜负之势将立见分晓。

更令联军雪上加霜的是,沿海补给线遭袭,军心涣散。

原本趁燕国防务空虚动的北疆战事,如今节节败退。

若燕王亲率铁骑归来,联军恐将全军覆没于此。

军中厌战情绪蔓延,逾十万将士斗志消沉,皆被公孙二人以威势强行弹压。

二公孙深知,若不趁燕王回援前攻破蓟城,覆灭燕国根基,日后恐再难逢此良机。

战事遂更趋激烈,双方伤亡剧增,蓟城城防岌岌可危。

正值攻守双方僵持之际,致命噩耗传至——鲜卑草原出现十万燕国铁骑,正横扫各部,展开猛烈报复。

代郡前线突现二十二万燕国步卒,军旗猎猎,直逼王都蓟城。

各路战报均已表明——燕王刘凤,这位帝国战神、天下第一名将正率军归来,燕国的复仇已然拉开序幕!

想到燕王昔日横扫千军的凶威,军中顿时人心惶惶。

将士们皆清楚:若不趁退路尚在时撤离,待燕国三路大军合围,必将插翅难逃!

此刻,纵是公孙瓒与公孙度二人,亦难抑心中惊惧,更遑论压制全军溃散的士气。

此伐燕之战,败局已定!

燕王尚未亲临,军心已然崩解。

若待其挥师而至,以他战场无敌之威名,恐再现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