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1 / 4)
袁绍听罢,拊掌大笑:“子远真乃吾之子房!
便依此计行事!”
……
永汉元年(公元188年)五月七日,袁绍上表朝廷后,毫不迟疑地率军返回渤海。
堂堂联军盟主一撤,其余诸侯岂能安坐?
洛阳城内,各地诸侯纷纷效仿,以粮草告罄为由,陆续撤兵。
朝廷名存实亡,既无兵权,又无钱粮,只能眼看诸侯星散。
黄琬、卢植、荀爽等大臣既愤且叹,若非刘岱擅攻盟友,致联盟瓦解,朝廷何至于此?
朝廷以黄琬、卢植、荀爽为的公卿大臣联合下令,罢免刘岱兖州刺史之职,并号令各路诸侯共同讨伐此逆贼。
朝廷诏令能否产生实效,且待时日验证!
曹阳城外,吕布与李傕率三万西凉铁骑全歼曹操万余兵马后,并未乘胜追击。
大军驻守曹阳期间,不断派出斥候探查洛阳动向。
当探马传回最新战报时,二人方知:公孙瓒勾结鲜卑外族及辽东太守,集结四十万大军进犯北疆;而诸侯联军因刘岱背盟残杀盟友、吞并友军,已然分崩离析,各路诸侯皆率部返回驻地。
闻此捷报,吕布与李傕大喜过望,立即派副将疾驰长安,向董相国禀报这个天大的好消息。
长安相国府内,肥硕的董卓激动得浑身颤抖,晃动着手中战报对众将笑道:"
好啊!
燕王刘凤后院起火,不得不撤军平叛。
诸侯联盟又自相残杀,短期内我等可高枕无忧矣!
"
"
恭贺相国!
"
满堂文武齐声道贺。
谋士李儒抚须阴笑,出列奏道:"
相国,在下有一计,可使关东诸侯自相残杀,永绝后患。
"
董卓眼中精光暴涨,迫不及待追问:"
文优有何妙计?快讲!
"
李儒眼中闪过一抹阴险之色,环视帐中诸将,不紧不慢道:"
丞相何不借天子之名,行封赏离间之计?只要略施手段,关东诸侯必会自相残杀。
"
"
兖州刘岱残害同盟致使联军瓦解,此人注定会成为众矢之的。
若以天子名义厚赏刘岱,定能挑起诸侯纷争。
"
"
届时关东群雄只顾兼并地盘,哪还有余力对付我们?说不定为了利益,他们反倒会主动归顺丞相。
"
众将闻言频频颔,仿佛已看到西凉军东山再起的景象,脸上尽是憧憬之情。
董卓拍案大笑:"
妙哉!
文优真乃吾之子房!
就依此计行事。
那群关东鼠辈正愁找不到由头互相攻伐,本相就给他们个名分!
"
李儒谄媚道:"
丞相圣明!
关东鼠辈迟早全军覆没。
"
话锋一转,又道:"
不过张济将军驻守武关要道,虽有过失,但终究是遇上燕国精锐。
不如封他为南阳太守,令其率铁骑攻打袁术?"
"
如此我军不仅在关东有了立足之地,更能随时兵临豫、兖、荆三州。
"
李儒同张济乃是十余年生死之交,情谊深厚,正欲借机在相国欢愉之时为挚友说情,使其重返西凉军阵营。
此言确有其理,实为西凉整体利益考量。
军中与张济交好的将领皆上前拱手:
"
相国明鉴,张将军日夜思归,望您开恩宽恕!
"
"
相国三思,张将军征战多年,恳请念其往日汗马功劳!
"
"
张将军现驻守武关要隘,待攻取南阳,我西凉疆域又将拓展啊!
"
"
相国明察,张将军对您一向赤胆忠心"
董卓初闻张济之名时面色骤沉。
西凉军劫掠洛阳积攒数百年的珍宝粮秣,这本是笔惊天财富,却在其押运途中遭燕军劫夺。
作为沙场老将,董卓心知张济已竭尽全力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