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3 / 4)

加入书签

/p>

胜则可扬名立万,败亦能彰显忠义,日后自有贤才来投。

以七千将士性命换取未来霸业,这笔买卖稳赚不赔。

众将士听罢,无不肃然起敬,皆以为得遇明主。

此时李典进谏道:"

主公,此地凶险,当返洛阳为妙。

"

数十万诸侯联军集结,准备向驻守函谷关的董卓起全面进攻。

军营中,将士们群情激昂,个个摩拳擦掌,誓要护送主公重返洛阳,随大军直取函谷关。

曹操见状微微颔,抬手示意众人噤声:"

不必返回洛阳了。

以袁绍为的诸侯皆非成事之人,我等无须再与其为伍!

"

众将面面相觑,有人出列问道:"

主公何出此言?"

曹操愤然道:"

洛阳诸侯尽是庸碌之辈!

他们讨伐董卓不过各怀鬼胎。

当初会盟之时,袁绍便排斥燕王殿下,窃据盟主之位。

袁术更胆敢克扣粮草,致使先锋大军在汜水关惨败。

"

"

如今燕王因北疆叛乱返师,孙坚亦率军回长沙。

若袁绍真有胆略,早该亲率大军与董卓决战。

这天底下,唯有燕王真心讨贼。

我等何必再回洛阳?不如就此返回陈留!

"

"

诺!

"

众将士齐声应命,毫不迟疑。

永汉元年五月七日,洛阳诸侯得知曹操兵败曹阳,非但不施援手,反而暗自窃喜。

在他们看来,曹操不听劝阻擅自攻伐西凉军,落得如此下场实属咎由自取。

诸侯们决心固守洛阳城,准备与董卓在此地展开持久对峙。

然而在这座城中安逸度日的各路诸侯,逐渐因利益产生纷争。

兖州刺史刘岱率先打破了联盟的团结。

其部众粮草耗尽后,他意图在洛阳周边征集补给。

但早先董卓迁都长安时,西凉军已将周边二十一城物资洗劫一空,随后又被燕军掠走大部分,根本无粮可征。

迫于粮草危机,刘岱只得放下身段,向实力较弱的东郡太守乔瑁借粮。

按常理,下属理应答应上级的请求。

然而乔瑁是个固执己见之人,他以联军成员平等待之,拒绝借粮。

再三遭拒的刘岱颜面尽失,加之军中即将断粮,他当夜率部突袭乔瑁营地,击杀乔瑁后收编其数千兵马,携粮草逃回兖州。

此事震惊诸侯联盟。

驻守洛阳的诸侯们人人自危,既无需讨伐盘踞长安的董卓,又面临粮草短缺困境,渐渐萌生退意,都想返回各自领地称霸一方。

洛阳城内,袁绍虽贵为诸侯盟主,却已心生厌倦。

这座繁华都城令他依依难舍,此刻只能强撑驻守。

朝廷公卿们不断催促各路诸侯进兵长安,誓要诛灭董卓,迎回天子。

面对这般咄咄逼人的态势,诸侯们愈不愿久留洛阳——谁愿与西凉军拼个你死我活?

群臣的步步紧逼,终成压垮诸侯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他们暗下决心,定要撤离这是非之地。

身为盟主的袁绍更是苦不堪言。

自曹操兵败退回陈留,孙坚私藏玉玺潜逃,刘岱攻伐友军兼并部众后,他早已无心讨伐董卓,满心盘算着如何扩张势力,在乱世中割据一方。

此刻被众臣围堵的袁绍,神情间尽是窘迫与烦闷。

碍于盟主身份与袁氏声望,他实在不便擅自撤军。

联军中军大帐内,袁绍揉着太阳穴,深陷两难之境。

他环视帐下文武,长叹道:"

诸君可有良策?那群公卿整日催促进军长安,可我等实在不愿与西凉劲旅交锋。

眼下这般胁迫,该如何应对?"

话音未落,军师许攸已出列施礼:"

主公,在下有一计,可解当前困局。

"

袁绍听闻谋士的计策,头痛之感一扫而空,脸上浮现喜色,迫不及待地催促道:“子远,道来,有何妙计?”

许攸微微一笑,轻捋胡须,从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