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3 / 4)
如古井无波,分明是成竹在胸。
莫非这是殿下在试探我等忠诚?
蓟城与洛阳相隔千里,谁知北疆战报是真是假?若真是燕王设局考验,此时退缩,日后还谈什么封妻荫子!
帐中静得能听见铁甲摩擦声,却无一人挪动脚步。
忽然十余将领哗啦一声单膝跪地,甲胄撞击声震得烛火摇曳:"
蒙殿下不弃,许我等戴罪之身建功立业。
今北疆烽烟起,若作缩头乌龟,岂配为顶天立地男儿汉!
"
血性是会传染的。
当第一个声音响起,众将恍如梦中惊醒,霎时间帐内跪倒一片,寒光凛冽的护心镜映着熊熊火把,竟照得大帐亮如白昼。
——男儿誓死报知己,何须马革裹尸还!
营帐内,众降将见有人率先表态,立即争先恐后地出列抱拳:"
末将等愿誓死效忠燕王殿下,随王师北定边疆!
"
刘凤微微颔,目光扫过这些重披战甲的将领,嘴角浮现赞许的弧度。
他暗自思忖:此番试探,恰能辨明这些降将是否真心归顺。
北疆战事虽占守城之利,但若军中混入鼠两端之辈,回师途中恐生变故。
此其一。
其二,平定叛乱后正需扩军,倘若这些将领赤胆忠心,确是可造之材。
所幸众人虽有过迟疑,终究还是选择留下。
待其入军事学院淬炼,必能成为燕军栋梁。
"
善!
"
刘凤抚掌而笑,"
诸卿既愿追随寡人,燕国必不相负。
既入我将阶,当谨记军规法度。
"
徐荣等人肃然行礼:"
末将等定当严守军纪!
"
刘凤正色道:"
传令三军,即刻"
他目光如炬,"
北疆烽火,寡人早已了然于胸。
"
对于盘踞辽西的公孙瓒、辽东的公孙度,以及鲜卑领和连、部族的高伯固,这些宵小之徒根本不足为惧。
即便他们纠集四十万联军进犯北疆,也休想从中捞到半分好处。
拂晓时分,大军将启程回援。
本王亲率三千御林精锐与三万幽燕轻骑星夜兼程,直扑燕国平乱。
至于新归附的将领,因尚不熟悉燕军作战规制,此次北征不必参与。
点典韦、周泰、赵云三将随驾出征,其余人等留守押运金银粮秣,并护送数十万洛阳百姓迁往燕国。
全军须谨遵军师调遣。
待诸位凯旋之日,北疆战事必已尘埃落定!
关羽、张飞、张辽等燕国旧将早谙王上部署,自然毫无异议。
以徐荣为的降将们听罢,暗自庆幸方才的抉择——王上仅率三万轻骑便敢迎战,分明胸有成竹。
早前那番话,果然是对忠心的试探。
若当时摇摆不定,只怕此生再难出头。
更值得庆幸的是,他们无需与四十万敌军拚杀,只需安稳护送物资百姓回都。
王座上的刘凤目光掠过帐内诸将,肃然道:"
诸将且去准备,明日卯时开拔。
军师留下,另有要事相商。
"
哗啦一声,众将齐整起身抱拳:"
末将告退!
"
待众人退出后,偌大营帐仅剩刘凤与郭嘉君臣二人。
刘凤端坐高位,目光扫向阶下的谋士,沉声叮嘱:"
奉孝,此番统帅数十万大军班师回燕,务必谨记步步为营。
尤其要严加看管那十万新降之卒,切莫让他们坏了燕纲。
"
他屈指轻叩案几,继续道:"
数千辆载满钱粮军械的马车,必须派心腹将士日夜看守。
这些降卒归顺未久,人心难测,全军上下都需保持警惕。
若有违逆者,就地正法以儆效尤!
"
"
臣谨记王命。
"
郭嘉肃然应诺。
刘凤沉吟片刻,又道:"
明需拟一道奏表,举荐黑山领张牛角为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