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2 / 4)

加入书签

续告退。

光熹元年暮春,随着丁原败亡,洛阳朝堂再无力量制衡董卓。

得吕布并五万并州精锐归附后,董氏权势愈熏天。

董卓自封前将军,擢董旻为左将军,封吕布为骑都尉兼中郎将,加都亭侯爵。

满朝文武噤若寒蝉。

将军府邸中,李儒捻须进言:"

今权柄尽归岳丈,何不再议废立?"

董卓捋须大笑:"

贤婿所见,正合吾意!

"

翌日晨,千名飞熊军甲士肃立长秋殿,百栗入朝。

百官畏惧董卓麾下精兵悍将,无人敢抗命,纷纷应召赴宴长秋殿。

酒过三巡,董卓忽以手掩唇轻嗽,满座公卿立时噤声。

"

诸公且听!

"

董卓拍案道:"

当今天子懦弱无能,岂堪承继大统?本帅欲效法伊尹霍光旧事,改立陈留王为帝。

弘农王退居藩邸,敢有异议者——"

剑鞘重重顿地,寒光应声出匣三寸。

殿内群臣皆面如土色,尤其见虓虎吕布按剑侍立,更无人敢出一言。

忽见席间一人霍然起身,竟是中军校尉袁绍,厉声喝道:"

天子即位以来未闻过失,董仲颖尔欲行废立,莫非存了谋逆之心?"

"

狂妄!

"

董卓剑锋直指,须皆张:"

本帅奉遗诏辅政,朝堂大事皆可独断!

尔区区袁本初,真当某家剑锋不利?"

袁绍反手抽剑相向,青锋映着烛火寒芒交错。

吕布见状立即移步上前,五指紧扣剑柄。

"

主公三思!

"

李儒慌忙拦在两人之间:"

此乃天子禁宫,万万不可"

话音未落,袁绍已收剑入鞘,拂袖冷笑:"

如此鸿门宴,不赴也罢!

"

转身时暗捏冷汗,心知须离洛阳暂避锋芒。

董卓阴鸷目光转向太傅袁隗,森然道:"

袁太傅,贵府子弟好大的威风!

"

剑尖犹在铮鸣,满堂朱紫尽低头屏息。

今日权当顾念汝南袁氏之名,姑且饶恕袁绍冒犯之举。

关于废立新君之议,太傅大人可有异议?

袁隗狡黠答道:"

但凭前将军定夺。

"

董卓闻言大悦,铿然收剑入鞘,鹰目扫视群臣:"

既如此,再有妄议者——"

话锋转冷,"

休怪刀剑无眼。

"

殿中百官皆深谙明哲保身之道,齐声应和:"

谨遵将军钧命。

"

"

甚好!

诸君且开怀畅饮!

"

董卓举杯邀饮,琥珀酒浆映着烛火。

丝竹骤起,彩袖翻飞,满殿又浮起笙歌。

宴罢,董卓率吕布并千骑飞熊军踏夜而归。

军府明堂中,董卓环视幕僚:"

周毖,袁绍现下何处?"

"

禀主公,袁绍出宫后未归府邸,单骑离京去了。

"

周毖拱手作答。

伍琼进言:"

袁绍负气出奔,若逼之过急恐生变故。

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旧遍布九州。

不如赦其罪,授郡守之职"

李儒捻须附和:"

岳父明鉴,袁绍优柔寡断,授渤海太守恰可显您的胸襟。

"

(光熹元年三月廿六·崇德殿)

废立大典上,董卓亲执权柄。

袁隗扶刘辩离御座,解玺绶奉于刘协。

何太后掩面悲泣,群臣垂噤声。

几位汉室老臣袖袍尽湿,唯闻压抑呜咽。

朝堂之上,群臣肃立之际,陈留王刘协在董卓的扶持下登临龙椅,改元永汉。

侍中李儒当即宣读诏令,历数何太后谋害董太后之罪,将其幽禁于永安宫中。

当此之时,董卓跋扈专横,逆天而行。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