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2 / 4)
及。
如今西凉军已牢牢控制洛阳,我决定废黜天子,改立陈留王为帝。
你觉得该如何安排?”
李儒早已洞悉岳父的盘算,从容献策:“如今朝堂动荡,各方势力明争暗斗。
趁此良机行废立之事正当时。
明晚可在宫中设宴召集群臣,席间宣布废立决定。
若有异议者立斩不赦,以立威势。
您手持遗诏,本是钦定辅政大臣,行事名正言顺。”
董卓抚须大笑:“妙计!
就依你所言。”
次日夜间,长秋殿内灯火通明。
迫于董卓权势,满朝文武无人敢缺席,连并州刺史丁原亦到场。
董卓佩剑入殿,假意寒暄:“诸位不必拘礼,今日定要尽兴。”
众臣强颜欢笑,互相应酬。
酒至半酣,董卓突然掷杯起身,锐利的目光扫过全场。
大殿内,董卓面色凝重地开口道:"
诸位同僚,本将有要事相告,还请各位静听。
"
话音刚落,满朝文武纷纷放下酒杯,目光齐刷刷投向董卓。
在场皆为官场宿老,谁人不知这位西凉统帅的秉性?今日特意设宴长秋殿,必有要事。
董卓环视众人,声若洪钟道:"
天子乃国之象征,承载大汉威严。
然今上性情软弱,毫无气度,反观陈留王殿下举止从容,颇具之资。
"
"
临终前曾赐本将密旨,嘱我辅佐陈留王继位。
本将欲效法霍光之事,废立新君。
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空行)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众臣心中暗骂:这西凉莽夫莫非疯了?竟敢妄议废立之事!
百官噤若寒蝉之际,执金吾丁原突然拍案而起:"
董将军既称持有遗诏,可否取出与众人一观?毕竟废立之事非同小可。
"
董卓并未显露怒意,反而平静地答道:"
本将方才不是说过?那是道密旨,陛下在密旨中明确嘱咐:此事关系重大,阅后当立即焚毁。
"
"
本将接到密旨后便依旨行事,如今哪还有圣旨可示于众臣?"
此番董卓所言确为实情。
汉灵帝确曾颁下密旨令其销毁,他也确实照办了。
当时朝中情势,仍是大将军为的外戚势力占据上风。
可惜满朝文武无人相信这番实话。
丁原当即怒斥:"
董将军!
当今天子乃陛下嫡长子,帝国正统继承人。
自登基以来并无过失,岂能轻言废立?"
"
恕我直言,董将军不过位列并州牧兼河东太守,爵止斄乡侯,食邑千户。
以如此身份,有何资格行废立之事?"
丁原所言不无道理。
董卓虽为封疆大吏,但既无圣旨为凭,又非三公九卿或皇室宗亲,确实无权废立君主。
他董仲颖配吗?
他董仲颖有这般威望吗?
他董仲颖具此等权柄吗?
真当自己是燕王殿下不成?
这番掷地有声的质问,换作旁人早该羞愧难当。
可惜他面对的是【大魔王】董仲颖。
当众受此羞辱,董卓顿时勃然大怒。
他猛拍案几,霍然起身厉喝:"
!
丁建阳尔是何意?莫非质疑本将所言不实?"
盛怒之下,董卓当即拔剑出鞘,誓要以血立威于长秋殿中。
大殿之上,董卓手持利剑肆意妄为,殊不知群臣亦非任人宰割之辈。
正当董卓举剑欲斩丁原之际,但见一位器宇轩昂的武将蓦然挺身而出。
此人手持方天画戟,怒目而视,似欲当场诛杀董卓。
幸有李儒见机行事,急忙拉住自家岳丈,向众臣拱手赔礼:"
今日宴饮只谈风月,军国大事还请移步崇德殿商议。
"
"
正是正是!
"
众臣纷纷附和,推杯换盏间暂且缓和了紧张气氛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