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3 / 3)
p>中转群oo
燕王刘凤并非沉溺享乐,荒废政事。
相反,他胸有成竹,坚信自己牢牢掌控着北疆的军政大权,无人敢轻易背叛。
尽管刘凤将政务交由文武重臣处理,但对权力的划分极为清晰。
他推行军政分离之策:文臣不得染指兵权,杜绝了叛乱的可能;政务决策仍需经他亲自批准方能生效。
军中将领若无粮饷补给,士卒便不会听令。
北疆十二万将士皆对刘凤忠心耿耿,将领中无人能及他的威望。
此外,他麾下三大隐秘机构——郭嘉执掌的隐秘卫、贾诩统领的黑衣卫,以及张宁掌控的【百鸟】,更如铁网般固守权柄。
……
中平五年(188年)二月二十二日,刘凤期盼已久的军事学院终告落成。
大汉帝事学院建于蓟城郊外,刘凤亲任院长。
麾下武将须经院内系统修谋略、战阵推演、军势模拟等课程,方可领兵出征。
燕国四大学院名震天下:军事学院、医学院、文学院、工商学院。
刘凤倾力栽培人才,深知积蓄之力愈厚,争夺天下的胜算愈大。
正因四院基石稳固,刘凤方能安然深居王宫。
他佯作昏聩之态,以声色犬马麻痹敌手,令其误判——昔年雄心勃勃的燕王,似乎早已沉沦。
刘凤蛰居深宫,静候变局降临——他在等一个足以撼动天下的契机:汉帝刘宏的猝然离世。
只有这位天子龙驭宾天,乱世之幕才能真正拉开。
外戚之何进便不会召董卓这等枭雄入京,朝局亦不会因此崩塌。
若董卓无缘祸乱中枢,刘凤便找不到堂皇理由起兵征伐,更无从逐鹿中原,成就霸业。
此刻,他唯有按捺心绪,在宫闱深处暗自祷祝,盼那刘宏早日归天。
……
王宫北苑中,刘凤斜倚御座,指尖掠过报章,余光扫过嬉戏的儿女与嫔妃,神色慵然。
没错,正是报纸——与后世无异的报纸。
困守宫闱三载,刘凤早已厌倦了陈腐典籍。
听闻学院学子常为经义争辩,他索性下令创办报馆,既解闷乏,亦算开启民智之举。
蓟城名士云集,文章锦绣,稿件从不匮乏。
初刊之时,刘凤尚忧心百姓难以接纳此等新物。
不料期报纸甫一付梓,便被官宦世家、豪强庶民抢购一空。
如今北疆文风鼎盛,官吏士族皆通文墨,匠户亦能识字,寻常百姓至少识得简单字句。
纵有生僻字词,查检字典便是——那部由郑玄、蔡邕等大儒耗时数月编撰的《汉语字典》,年前早已颁行天下。
刘凤下令编纂汉语字典,这个想法顺理成章——毕竟那时汉语拼音已然普及,编撰这样一本工具书自然水到渠成。
有了这本字典,但凡通晓汉语拼音的人,便能轻松查阅文字。
普通百姓买不起昂贵书籍,但对价格低廉的报纸却格外青睐。
燕王带头读报的风气很快蔓延开来,无论官员、士绅还是平民百姓都争相效仿。
蓟城众多酒楼、茶馆纷纷开始订购报纸周刊。
在这些场所,客人用膳饮茶时翻阅报纸渐成风尚,若店家未能提供报纸,反倒显得落伍了。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