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1 / 3)
新娘蔡琰一身大红嫁衣,裙裾翩跹勾勒出曼妙身姿。
虽然红盖头掩去了她的容颜,但周身珠光宝气已足够令人心驰神往。
此刻刘凤却无心欣赏盛装。
繁琐的婚仪流程让他疲惫不堪,只想赶紧回府歇息。
这王侯礼制比带兵打仗还累人,都说洞房花烛是人生乐事,简直骗人不眨眼。
迎亲队伍浩浩荡荡返回王府。
刘凤强打精神向道贺百姓挥手致意,胯下骏马踏着红毯缓缓前行。
新娘乘坐的十六抬銮驾金碧辉煌,轿中蔡琰攥着衣袖的手指微微白。
虽然早就听闻燕王威名,获知许配时也曾欣喜若狂。
但此刻红烛摇曳间,少女心中仍不免忐忑——这位少年英雄究竟会如何待她?往日不过随父亲请安时匆匆数面,连话都未曾多说几句。
朝堂上对燕王的评价更是褒贬不一。
勋贵们说他不过是仗着皇室血统,可那些战场传奇又作何解释?十六抬銮驾每前行一步,蔡琰的心就跳得更快一分。
众人眼中,燕王始终是个鲁莽无礼的武夫,既是沙场嗜血的屠夫,又是精于算计的商贾。
若非如此,他怎会在战场上屠戮十余万胡虏,又将黄巾战俘充作奴隶贩卖?
尽管父亲时常称赞燕王的政绩,她也读过燕王所作的诗词,心底仍存着一丝隐忧。
此刻轿辇已至燕王宫门前,纵有万般忐忑,也唯有坦然面对。
刘凤全然不知新娘心中所思,只是僵硬地挥着手,维持着程式化的微笑。
长途跋涉的假笑让他的面部肌肉都开始抽搐。
王府宣明殿内,庄重的婚礼仪式正在进行。
传统的四步礼仪——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正逐一展开。
拜天地倒还顺利,待到拜高堂时却显出几分尴尬。
因双亲早逝,刘凤只得请来授业恩师童渊与郑玄代为受礼。
在这恪守"
天地君亲师"
的世代,师者本就如同生父。
接下来的夫妻对拜与后世戏曲演绎大相径庭。
东汉时期妇人地位卑微,丈夫便是妻子的天,哪有男子向妻子行礼的道理?所谓对拜,实则是新娘向新郎行叩拜大礼,新郎仅需回以浅揖。
"
礼成,送入洞房!
"
赞礼官洪亮的唱诵响彻殿宇。
片刻间,新娘在宫娥们的簇拥下缓步踏入王宫寝殿的婚房。
婚典结束后已近午时,离洞房花烛尚早,刘凤仍需在宣明殿款待四方宾客。
身为燕国君主,官拜骠骑大将军、太尉兼幽州牧的刘凤大婚,自是人人都想借此良机攀附。
为普天同庆,刘凤早颁下恩诏:王城设下千人流水宴,不论身份贵贱,有无贺礼,皆可入宫赴宴。
自然,寻常百姓多在宫苑饮宴,真正有头脸的宾客都在宣明殿内。
刘凤举杯向殿内贵客依次敬酒,又步出殿外向贺喜的黎民百姓把盏。
这位幽州十一郡的君主在民间的威望,绝非三言两语可以道尽。
受惠于燕王的百姓,个个自肺腑地敬重他。
燕王大婚当日,百姓自结队前来贺喜。
他们不敢奢望入宣明殿饮宴,只想当面表达祝福。
百姓们自知备不起贵重贺礼,多携些家乡土产或鸡蛋等微薄心意。
刘凤将这些朴实礼物悉数笑纳,未露半分嫌弃神色。
见燕王如此珍视民礼,百姓们个个笑逐颜开。
待给宫苑百姓敬完酒,刘凤重返宣明殿——方才不过礼仪性的把盏,真正的豪饮这才开始!
刘凤麾下文武重臣今日尽数到场。
三国武将中,除陷阵营统领高顺这等滴酒不沾的异类,多数都是嗜酒如命的豪杰。
刘凤手下的文官武将每个月都能领到五坛【天上白玉京】御酒,这些人的酒量个个抵得上好几个普通人,尤其是张飞、关羽、臧洪、典韦、褚飞燕、黄忠这些嗜酒如命的家伙。
张飞乐呵呵地捧着一坛御酒走到刘凤面前,扯着嗓门喊道:"
主公今儿个娶侧妃的大好日子,俺老张打心眼里为主公高兴!
"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