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2 / 4)

加入书签

臣定当快马加鞭,将此喜讯禀报大王与诸位大人!

"

刘凤微微颔,目光转向文臣末席的麋竺:"

子仲,寡人命你为和亲使臣,携聘礼随乌桓使臣同返王庭。

去库房备礼,即刻启程。

"

麋竺出列行礼:"

臣领命!

"

二人再拜,随即退出大殿。

刘凤又望向武将队列中的臧洪,肃然道:"

子源,传寡人令:命关羽即刻止兵,率部返京。

"

臧洪抱拳应诺:"

臣遵旨!

"

说罢转身离去。

刘凤的目光落在武官队列末位的麋芳身上,肃然下令:“子方即刻携乌桓降表及张举、张纯级赴洛阳。

将本王与乌桓娜塔公主联姻之事,一并禀奏朝廷。”

“臣遵命!”

麋芳强抑内心欣喜,郑重行礼接旨。

他深知此番既是燕王栽培,更是难得的建功良机。

高座之上,刘凤扫视群臣:“诸卿可有本奏?”

“臣等无本启奏!”

众臣齐声应答。

“退朝!”

刘凤振袖起身,在典韦与宫人簇拥下离殿。

“恭送王上!”

百官躬身相送。

※※※

婚嫁之仪,自古即为礼制重典。

自夏商周三代成形,至秦汉更臻完备,已形成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体系。

燕王刘凤与蔡琰婚事已行过聘问之礼,现仅待亲迎大典。

此番婚礼由太傅郑玄总领,蔡邕、童渊协理。

张飞、太史慈诸将皆参与仪制筹备。

原本刘凤以为聘礼如民间需备金银田契,实则王室婚仪另有章法。

婚礼筹备如火如荼,一问方知聘礼竟需成双成对的大雁、鸳鸯等祥禽瑞鸟,还需备齐五谷吉物。

刘凤闻讯当即调兵遣将,命张飞、太史慈、褚飞燕、黄忠等将领捕猎所需聘礼鸟禽。

燕王大婚的喜讯如春风般传遍幽州十一郡,更远播周边州郡。

受惠百姓与交好官员纷纷呈递贺表,字里行间皆是真情。

青州刺史龚景率属官集资采办厚礼,车队浩浩荡荡开往蓟城;冀州牧皇甫嵩亦不落人后,备齐贺仪遣使送往;河内太守朱儁同样筹备重礼,派专人押运进献。

洛阳清流名士们更是争相购置奇珍,贺仪车队络绎于途。

此刻洛阳皇城崇德殿内,麋芳正呈上乌桓王庭降表,并献叛贼张举、张纯级,同时奏明乌桓与燕王和亲之事。

天子刘宏闻叛伏诛、乌桓归顺,龙颜大悦。

得知和亲喜讯,这位素来吝啬的君主难得大方——当然,这份慷慨仅止于官位封赏。

燕王刘凤原任骠骑大将军兼幽州牧,刘宏金口一开,便将三公之的太尉虚衔赐作贺礼。

虽太尉本当执掌天下兵权,然近年已成虚职。

既不舍金银,又需维持朝堂平衡,这空衔倒成了最体面的赏赐。

太尉一职历来常驻洛阳,但前有张温外任的先例,如今刘凤在外就职也算不得逾矩。

------

燕王刘凤与乌桓部族联姻的消息,迅传遍大汉,朝野上下无不真心祝福这对新人。

然而当朝大将军何进得知此事后,回府便将书房内所见珍玩尽数砸毁。

何进与刘凤本就是朝中死敌,刘凤崛起之势过猛,已严重威胁外戚集团的利益。

刘凤十五岁献"

天上白玉京"

、宣纸、汉语拼音,获封平阳县侯;十六岁领兵击溃鲜卑乌桓二十万联军,凭渔阳之战名震天下,受封骠骑大将军、冠军侯;十七岁再平百万黄巾之乱,斩贼复王爵,成为实权藩王。

何进原想坐观幽州张举、张纯叛乱,不料刘凤一战定乾坤。

更离谱的是,号称草原霸主的乌桓竟直接跪降,上表乞恕。

何进纵使想使绊子,也寻不到半点由头。

刘凤出征以来,打得鲜卑、乌桓称臣纳贡,创大汉百年来未有之功业。

此等开疆拓土之壮举,何人能不热血沸腾?刘凤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