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1 / 4)

加入书签

幽州别驾荀彧,作为刘凤麾下席文臣,上前进言道:"

大王,和亲之策自高祖皇帝起已延续数百年。

高祖时公主嫁与匈奴冒顿单于,惠帝时亦如此。

文帝时期联姻老上单于,景帝时联姻军臣单于。

武帝时期细君公主远嫁乌孙猎骄靡,元帝时王昭君入匈奴与呼韩邪单于结亲。

如今乌桓主动求亲,不妨应允。

若能借此安抚数十万乌桓部众,保北疆数十年太平,实为不世之功。

"

刘凤聆听荀彧侃侃而谈,心中颇感失望。

这位素有王佐之才的谋士,竟对这般屈辱之策表示赞同。

君王面色如常,示意众臣继续进言。

燕国相郑玄继而奏道:"

大王身为宗室藩王,不便与乌桓联姻。

此事当奏请洛阳朝廷定夺。

然陛下膝下仅万年公主年方十岁,未到婚配之龄。

不若效法昭君旧例,遴选宫中适龄宫女赐婚乌桓王。

"

荀彧、荀攸、蔡邕等文臣纷纷附议。

武将们依军阵分离之制,皆默然不语。

唯有左右军师贾诩、郭嘉未随众附和。

贾诩察言观色,早已察觉君王听闻和亲之事后,面色始终阴沉。

曹操帐下的郭嘉之所以没有随众人一同附和,正是因为他深知主上的脾性。

以他对曹操的了解,主公向来对和亲之事自有主见,从不轻易被人左右。

当乌桓使者提出和亲之议时,郭嘉冷眼旁观着殿堂上的唇枪舌战。

看着曹操那愈渐阴沉的脸色,他就知道主公内心对这番提议何等厌恶。

身为隐秘卫统领的郭嘉与执掌黑衣卫的贾诩都清楚,曹操对北方胡虏的关注由来已久。

征讨草原各部本就是既定方略,岂会应允与乌桓结亲?

殿中群臣仍在争执不休,多数人纷纷出列表示赞同。

曹操终于按捺不住怒火,猛然拍案厉喝:"

住口!

都给孤退下!

"

这声怒喝震得宣明殿梁尘簌簌而落。

方才还喧闹的大殿瞬间鸦雀无声,众臣仓皇拜伏:"

臣等万死,请魏王息怒!

"

文武百官暗自惊疑不定。

素来宽厚的魏王今日竟如此震怒,实在令人惶恐。

平日的曹操总是和颜悦色,何时这般雷霆大怒过?

端坐御座的曹操强压怒火,沉声道:"

孤今日着实痛心。

原以为诸位皆是当世奇才,应有卓尔不群的见识。

未曾想终究让孤大失所望。

"

"

文若所言不差,自高祖以降,和亲之策已延续数百年。

但这绝非尔等趋附的理由!

"

曹操猛地站起身,袖袍猎猎作响,"

和亲?不过是送大汉公主去蛮夷帐中!

这分明是莫大耻辱!

"

"

当年高祖被困白登山七日,内外隔绝。

若非陈平献计重赂阏氏,岂能得脱?此后不得已遣刘敬缔结和亲之约——"

曹操声如寒铁,"

但今日之魏,岂会重蹈覆辙?!

"

这一切不过是先皇迫于形势的妥协之举,【联姻】绝非光彩之事。

我大汉坐拥万里河山,岂能忍心让金枝玉叶远赴塞外,忍受蛮夷父子轮番羞辱,以此换取短暂安宁?

此乃我大汉热血儿郎莫大耻辱!

当年"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的豪迈气概何在?

乌桓部族已被朕打得俯称臣,如今竟敢妄提联姻,诸位爱卿却欣然应允,真不愧是朕的肱骨之臣,不愧是我大汉顶天立地的七尺男儿!

"

刘凤曾在古籍中读到,大秦、大汉、大唐、大明皆为我华夏鼎盛时期。

大秦:开创天下一统之先河。

始皇承六代基业,灭诸侯,征百越,驱匈奴,统一度量衡,实施书同文、车同轨。

疆域东至沧海,西达羌地,南抵岭南,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