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3 / 4)

加入书签

贵为燕王的身份却亲自登门,其用意不言而喻。

更遑论此前典韦已代主传达过招揽之意。

郭嘉此次前来洛阳,正是为亲眼考察刘凤的为人。

如今他已从颍川书院学成,正要寻找明主施展抱负。

朝廷不堪,天子昏聩无能,与其在朝堂沉浮,不如效力贤明诸侯。

从百万黄巾作乱之中,郭嘉已预见天下将乱的征兆。

而刘凤少年成名,文韬武略,麾下黄金火骑兵更是精锐之师。

其皇族藩王的身份更具优势,即便有朝一日问鼎九五,也不过是皇室内部的权力更迭。

郭嘉更从锦绣山庄的种种举措看出,刘凤早已为天下变局做好准备。

他料定平定黄巾后,天子必会召刘凤回京受赏,故而提前来到洛阳等候。

此刻郭嘉最关心的,正是这位燕王是否值得追随。

---

倘若连顶级谋士都无法揣测出客人的意图,那郭奉孝便愧对"

三国第一鬼才"

的名号了!

既然这位鬼才想玩"

欲擒故纵"

的把戏,试图掌握主动权,不如遂了他的心意,将主导权暂且拱手相让。

无非是多说些奉承话,让咱们这位"

少年鬼才"

好生得意一番。

只要能成功招揽到郭奉孝,面子又算得了什么?

刘凤轻放茶盏,温言道:"

先生,孤王平定百万黄巾之乱,蒙天子恢复先祖藩王荣耀,更得执掌一州军政大权。

不瞒先生,带兵征战所向披靡,但治理州郡确实力有不逮。

"

"

先生乃当世奇才,孤王愿请先生相助,共治一方。

不知先生可愿与孤携手,开创太平盛世?"

刘凤毫不遮掩,直陈招揽之意。

郭嘉闻言微怔,未料刘凤单刀直入,开门见山表明来意。

他随即正色敛容,目光如炬地凝视刘凤:"

燕王礼贤下士,令嘉受宠若惊。

以殿下尊贵之身亲自相邀,本不该推辞。

"

"

然嘉有一问,还望殿下解惑。

此问答案,关乎是否应允殿下之邀。

"

刘凤抬手示意:"

先生但问无妨,孤必知无不言。

"

郭嘉目光灼灼,一字一顿道:"

敢问燕王,平生志向为何?"

人生志向?刘凤闻言陷入沉思。

若要道明心志,那便是一统天下,登临帝位,君临四海!

我穿越到东汉末年的抱负就在于此,但面对当下的处境,还能坦然说出心中所求吗?

若此刻编造谎言,日后被郭嘉识破,岂不显得诚意不足?

既然决定隐瞒真实想法,那又该编织怎样的说辞?

这确实是个两难抉择,需要好好斟酌。

正当刘凤犹豫之际,现对面郭嘉和身旁的典韦都投来期待的目光。

他突然会意,放声笑道:"

先生此问着实令人为难。

不过您是想听虚假的场面话,还是真实的雄心壮志?"

刘凤带着意味深长的笑容,将选择权交给这位年轻的智者。

郭嘉闻言兴致更浓,从容追问:"

愿闻其详,不知燕王能否明示?"

刘凤保持温和神色:"

按理只能说其一,但既然与先生有缘,不妨都告知。

"

他随即正色道:"

虚言便是:尽忠报国,安抚百姓,驰骋疆场,开疆拓土,保我大汉江山永固。

"

郭嘉微微颔,这是将领们常挂嘴边的套话,对靠军功起家的刘凤而言不足为奇。

既然说是虚假志向,那必然另有所图。

郭嘉越好奇:"

那殿下真实的抱负究竟是?"

刘凤却不急于回答,转而反问:"

依先生之见,当今天下形势如何?"

郭嘉显然没料到话题会突然转向,微微一怔后谨慎答道:"

黄巾之乱虽已平定,但各地民生凋敝。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