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3 / 4)
张让尖声唱喏:"
百官退朝——"
满朝文武伏地跪拜:"
恭送陛下!
"
刘宏猛地站起,目光扫过殿内群臣,最终落在刘凤身上,脸上浮现出温和笑意:"
燕王随朕来。
"
话音未落,他已甩动冕服宽袖,拖着臃肿身躯,领着宫人向内宫行去。
"
臣遵旨。
"
刘凤手持玉笏恭敬行礼,随即快步跟上天子仪仗。
崇德殿中,以大将军何进为的外戚官员面色阴沉如墨,似有丧子之痛,旁人皆不敢近前搭话。
清流官员则三三两两低声议论,皆欲回府详议对策。
天子厚赐远众人预料,若不及时商讨,实在不知该如何应对这位新晋藩王。
清流原本欲借刘凤制衡外戚,如今却现此人已渐脱掌控,局势展大出所料。
北宫芳林园内,君臣二人对坐凉亭。
刘宏斜倚御座,举杯畅饮,笑问:"
子度可满意朕的封赏?你这般年轻便恢复祖上王爵,也算光耀门楣了。
"
刘凤作惶恐状:"
臣资质浅薄,恐难当大任,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
刘宏不以为意:"
过谦便是虚伪。
谁人生来就会?你从前不曾领兵,不也成了当世名将?治理州郡,朕相信你同样能胜任,必能使幽州日益兴盛。
"
刘宏挥手示意张让等人退下,待旁人离开后,他放下酒杯,神色凝重地对燕王说道:"
子度,朕近日忧心忡忡。
如今膝下仅有两子,将来必有一人继承大统。
只是长子刘辩生性怯懦,难当治国重任。
若由他继位,恐怕会损我大汉威仪。
"
"
更令朕忧虑的是,何进作为国舅执掌兵权。
一旦朕百年之后,这四百年的江山社稷恐将落入外戚之手。
子度可忍见我刘氏江山易主?"
皇帝轻抚酒杯,继续道:"
昔日黄巾之乱席卷八州,朕不得已才委任何进兵权。
如今他权倾朝野,朕不得不防。
这正是朕执意封你为王,委以州牧之职的缘由。
"
"
其一,子度战功赫赫,足堪此任;其二,朕望你能制衡何进,保我刘氏江山不失。
盼你将来尽心辅佐协儿,助其成为明君。
"
刘凤当即郑重承诺:"
臣必谨记陛下嘱托,尽心辅佐协殿下。
"
虽然他心中对此有所保留,但表面仍做出一副忠心耿耿之态。
他暗自思忖,方才只说"
帮助"
,可未承诺要将刘协培养成明君。
刘协今后终将成为一位悲凉凄苦的,而他自己也渴望有朝一日能在洛阳皇城的崇德殿内,登上高台端坐于龙椅之上。
他又怎会真心实意地辅佐那个乳臭未干的小儿?
刘宏满意地颔笑道:"
子度,有你这番保证,朕便心安了。
你向来不曾让朕失望!
"
"
子度啊,你往后不仅要妥善治理幽州全境,更需勤加操练军马。
你麾下虽号称天下第一的黄金火骑兵,你本人亦是当世顶尖名将,但兵力终究过于单薄。
"
"
须知何进身为当朝大将军,执掌着全国近三十万常备军。
相较之下,你幽州边防军一万七千,加上黄金火骑兵四万,统共不过五万七千兵马。
"
"
回幽州后定要大肆扩军,严格操练士卒。
唯有如此,才能令何进有所忌惮,使外戚集团不敢在朝堂上肆意妄为。
"
刘宏故作慷慨道:"
朕再加一道恩典——免除幽州未来五年的赋税。
"
实则幽州岁入本就微薄,免与不免对坐拥四海的天子而言,不过是九牛一毛。
听闻准予扩军又免赋税,刘凤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