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3 / 3)
认为当初的救命之恩能让董卓对自己手下留情。
两人的立场早就决定了,所以他根本没把那件事放在心上。
老话说得好,抬手不打笑脸人。
看着董卓满脸谄媚地凑过来打招呼,刘凤也挤出和善的笑容迎上前:"
董将军言重了,同朝为官本该互相照应。
本侯出兵解围不过是分内之事,将军不必挂怀。
"
董卓仍装出憨厚模样,搓着手笑道:"
对侯爷来说是举手之劳,对末将可是再造之恩。
侯爷如此高义,末将就不多说了,但这份恩情定当永记于心。
"
刘凤不置可否地笑笑,暗自腹诽:"
怕是用不了多久,你自己就会把这话喂狗。
到时候,你怕是恨不得本侯立刻暴毙吧!
"
正当两人虚与委蛇之际,关羽、张飞、赵云、褚飞燕已率部押着黄巾俘虏返回大营。
这四人不仅协助官军稳定战局,还清点了本部伤亡。
"
云长回来了。
"
刘凤向爱将点头致意。
关羽抱拳禀报:"
主公,此役斩敌两万,俘虏万余,我军仅五百轻伤,无人阵亡"
董卓瞪圆了铜铃般的眼睛,贪婪地打量着眼前六员虎将,心中又是嫉妒又是羡慕。
董卓望着关羽等人,心中暗自惊叹。
这些将领个个勇猛非凡,在战场上都是难得一见的悍将。
董卓不禁心生嫉妒。
他本就是征战多年的猛将,麾下西凉军诸将虽不如自己,放眼天下也是少有的骁勇之将。
为何这些猛将都投奔了刘凤?
想到这里,董卓突然警醒。
黄金火骑兵与西凉铁骑皆为天下强军,若再有这六员猛将统领,必将所向披靡。
日后若无必胜把握,切不可与冠军侯刘凤为敌。
要知道,刘凤曾率五千黄金火骑兵大破二十万胡虏,一战成名,跻身当世名将之列。
此人只宜结交,不宜为敌。
此时刘凤听到战报后,转身致歉:"
董将军,怠慢了。
"
董卓仍装出一副憨厚模样,摆手笑道:"
侯爷言重了。
"
刘凤心知肚明却不点破,转而问道:"
董将军身为广宗大营统帅,不知接下来有何攻城之策?"
董卓面露窘态,他本就打算佯装兵败,自然要继续按计行事。
于是故作莽撞地说道:"
说来惭愧!
我刚接手大营就损兵折将,实在愧对朝廷重托。
不如等朝廷新旨下达,再议攻城之事?"
刘凤斜睨董卓一眼,暗自思忖:史料记载董卓在广宗兵败后,朝廷派皇甫嵩接掌战事。
若未记错,那应是张角病逝之时。
如今这胖子不愿攻城,自己也无计可施。
既然只能这样,眼下唯有向洛阳朝廷呈递奏章,等候新的旨意下达?"
刘凤略作思索,随即颔认同董卓的提议:"
依董将军之见,不妨即刻上书禀明天子与朝中诸公?"
"
如此甚好!
侯爷放心,贵部驻扎的营寨已命人备妥,请随末将前往查看。
"
董卓当即引领刘凤及其部将前往黄金火骑兵的驻地。
中军帐内,董卓与刘凤各自执笔疾书,将广宗战况写成奏章,命驿卒快马加鞭送往洛阳皇城。
刘凤在奏折中如实陈述战局,未对董卓有半分诋毁之词。
而董卓却在奏章中大书特书自身战功,将每场交锋都描绘得淋漓尽致。
此后广宗战事陷入胶着,汉军与黄巾军在城下形成对峙之势。
刘凤派关羽、张飞、赵云、褚飞燕四员大将,各率三千黄金火骑兵清剿外围黄巾残部,彻底切断广宗城与外界的联系。
同时命人高悬张宝、张梁级于阵前,既震慑城中守军,亦激其出战。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