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2 / 3)

加入书签

p>

黄巾新败,军心涣散,又无根基城郭可守,正是乘胜追击之时。

末将欲率部清剿残寇,望将军允准。

"

二将相视颔。

曹操虽驰援长社,却非其帐下之将,自然不便约束。

见刘、曹二将皆欲引兵他往,朱儁捋须笑道:"

如此也好不过老夫尚有一事踌躇,不知二位可有良策?"

刘凤与曹操齐声道:"

将军但说无妨。

"

朱儁面露难色,皇甫嵩见状直言道:"

就是那数十万战俘该如何处置?老夫主张尽数坑杀,可如今大军即将开拔,此事亟待决断。

"

刘凤猛然间听皇甫嵩说要活埋数十万黄巾降卒,顿时大惊失色,心中暗道不妙:"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黄巾乱党不是已经伏地请降了吗?为何现在又要坑杀这些降卒?这些可都是我早先盘算好要接收的人口,还指望用他们来充实幽州户籍呢!

"

他快步上前对两位老将军进言道:"

二位将军,那些黄巾乱党既已归降,为何还要赶尽杀绝?朝廷若失信于天下,日后还有谁会相信官府?"

皇甫嵩闻言不以为然:"

子度如今也是威震天下的名将了,怎还这般妇人之仁?那些乱党不过是穷途末路才被迫投降,况且他们造的是刘氏皇族的反!

换作他人说这番话,老夫都要怀疑其与黄巾贼暗通款曲了。

"

站在旁边的曹操也附和道:"

冠军侯,末将以为皇甫将军所言极是。

既然敢揭竿,就该想到这个下场。

"

刘凤懒得理会这个后来在徐州犯下滔天罪行的曹阿瞒,继续劝说道:"

老将军此言差矣!

这些降卒说到底都是大汉子民,若非活不下去,谁愿意铤而走险?俗话说:一家哭,百家闻;百家苦,万民知啊。

"

长社军营中关押着二十多万黄巾降卒,若尽数活埋,必将震惊天下。

如此会损坏朝廷威信,动摇大汉根基。

其次,杀降自古不祥。

试看那秦国名将白起,长平之战坑杀赵卒四十万,最终被秦王赐死;西楚霸王项羽在巨鹿活埋秦军二十万,落得乌江自刎。

老将军,这些可都是血淋淋的教训。

再者,如今黄巾余部尚有数十万之众。

若屠戮这二十万降卒,余寇必誓死反抗。

届时朝廷需折损多少将士?十万?二十万?何不保全这些降卒性命,既显朝廷信义,又可瓦解敌军斗志?

让天下百姓看到朝廷宽仁,让残余黄巾明白投降可免一死,自然事半功倍。

老将军的贤名也将流传青史,还望三思。

刘凤这番言论让帐中皇甫嵩、朱儁、曹操瞠目结舌。

这位冠军侯竟将杀降之事拔高到动摇国本的程度,更巧妙点明其宗室身份——若他上奏天子,两位主帅恐怕难逃牢狱之灾。

倘若大汉王朝的江山倾覆,刘氏皇族世袭的荣华富贵又能保全几分!

好一个牙尖嘴利的冠军侯!

刘凤不愧师从当世大儒郑玄,这番言辞当真是滴水不漏。

皇甫嵩、朱儁、曹操三人再度审视这位年轻将领时,眼中又添几分钦佩。

这位冠军侯刘凤不仅文武双全,更难得心怀苍生,实乃朝廷栋梁之臣。

难怪年纪轻轻便获封侯拜将,这般才干与家世当真是相得益彰。

皇甫嵩与朱儁这两位主张坑杀战俘的将领,此刻只觉脊背凉,冷汗涔涔而下。

皇甫嵩勉强挤出一丝笑意:"

子度所言极是,长社大营数十万战俘确实不能草率处置。

可若不坑杀,这数十万张嘴的粮草供给又当如何解决?"

"

实不相瞒,如今国库空虚,各州黄巾肆虐导致粮道不畅。

我军即将开拔南阳,若携数十万战俘同行,不仅粮草难以为继,万一战俘趁机作乱"

说到这里,皇甫嵩目光灼灼地盯着刘凤:"

子度素有良谋,此事还望不吝赐教。

"

刘凤心中冷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