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3 / 3)

加入书签

现所谓"

解除病痛"

的教义背后,竟藏着颠覆王朝的祸心。

起初唐周对尚存幻想,如今……(内容截断)

在暴君刘宏执掌的东汉末年,灾荒与动乱此起彼伏,洛阳城内官爵明码标价,纲常伦理崩坏,黎民百姓挣扎在生死边缘,某些州县甚至出现了人相食的惨剧。

若能亲手埋葬这个腐朽的王朝,推翻这个昏聩的统治集团,唐周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或许有朝一日,他也能跻身从龙之列,博得个万户侯的功名。

但随着对太平道核心机密的掌握,唐周愈怀疑这场起义的胜算。

通过近距离观察,他愕然现张角兄弟三人不过是眼高手低之辈。

整个教派架构杂乱无章,核心成员尽是些目不识丁的贫民。

最令人痛心的是,那些信徒大多是被符水治病等伎俩蒙骗入教,所求不过是一顿饱饭。

虽号称百万信众,但太平道储备的粮秣军械屈指可数,根本支撑不起大规模武装行动。

尽管不愿面对,但不得不承认:即便民生凋敝,四百年汉室正统观念仍根植人心。

若有叛乱,只需打出"

匡扶汉室"

的旗号,顷刻间就能聚起粮饷兵甲。

越是深思,恐惧愈甚。

当隐秘卫捧着金银前来游说,并分析双方实力悬殊后,唐周内心的天平彻底倾斜。

此刻他正面临抉择:是为虚幻的从龙之功赌上九族性命?还是向朝廷揭太平道谋逆以保全自身?按常理,理当效忠朝廷,举报这场祸乱之源。

唐周暗自思忖,保住性命之余或许还能建功立业,博得朝廷封赏也未可知。

然而转念想到这条性命乃恩师张角所救,若将太平道密谋上报朝廷,岂不是背信弃义之徒?

如此行径,日后有何颜面存于世间?唐周顿时陷入进退维谷之境。

隐秘卫并未催促,任其挣扎。

此时不仅唐周面临抉择,太平道准备未足,刘凤亦未完全就绪。

黄巾之乱虽被朝廷迅平定,但其破坏之深、影响之久,绝非朝夕可消。

东汉十三州中,青、徐、幽、冀等八州皆遭战火荼毒,灾民近千万——须知当时天下人口不过五千万。

幽州地处北疆,十一郡九十邑仅二百五十二万人口,民生贫瘠,所幸受损较轻。

刘凤既以幽州为根基,自不容黄巾蚁贼祸乱此地。

他更谋划趁天下动荡之际广纳流民,充实幽州人口,增强底蕴。

毕竟民寡则财薄,兵源自然紧缺,壮大势力便难如登天。

刘凤岂会嫌治下百姓过多?若能坐拥亿兆黎民,何须蛰伏待机?百万雄师足可横扫寰宇。

幽州地广人稀,二百五十万之众尚不及后世一郡,何来供养之忧?

百姓的智慧无穷无尽,单是千年之后的中原腹地便能哺育亿万生灵。

今日的幽燕沃土远比豫州广阔,何须忧虑生计?

虽然未来之世耕作之术远当下,五谷丰登远胜今朝。

但只要将这片北疆经营得当,供千万黎民繁衍生息亦非难事。

真正需要筹谋的,倒是该广积粮秣。

唯有仓廪充实,方能放心收纳四方逃荒之人。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