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1 / 3)
转眼冬去春来,【锦绣山庄】的匾额已高悬门楷。
这名字承载着刘凤对未来的期许——愿经他之手绘就万里锦绣。
庄园内酒坊规模最盛,【天上白玉京】的产量与日俱增。
山庄周遭数十里沃野尽归刘凤名下,流民佃户们挥汗开垦。
在这遍地无根浮萍的乱世,招募百姓耕作并非难事。
刘凤在操持锦绣山庄各项事务的同时,依然坚持修习武艺。
当新一批"
天上白玉京"
酿造完成,他特意安排岳父将十坛美酒送往刘焉府邸。
同时精心准备了二十坛特制装潢的"
天上白玉京"
,由赵峻率领数十护卫护送至洛阳皇宫进献刘宏。
收到美酒后,刘宏龙颜大悦,特意示意刘焉为刘凤谋得幽州盐铁专卖署祭酒一职。
虽当时朝廷公开卖官鬻爵,但念及刘凤宗室子弟身份,特许其不必出资购官。
出任盐铁署祭酒后,刘凤得以正当经营"
天上白玉京"
的买卖,具体商务交由岳父打理。
他本人则专注于锦绣山庄内习武研读兵书,日常事务全权委托管家赵峻处理。
赵峻幼时曾入私塾求学,将山庄事务打理得井然有序。
刘凤每日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上午随郑玄修习韬略,下午与师弟赵云切磋武艺,晚间还要处理山庄杂务。
若非岳父时常相助,这般繁重事务早令他力不从心。
然而看着山庄日益兴盛,积蓄不断增长,这份成就感又令他甘之如饴。
在稳步推进各项事务的同时,刘凤开始着手培养专属的核心班底。
刘凤在锦绣山庄遴选了一批能认些字的机灵孩子,请恩师郑玄邀来挚友,在山庄里办起不收束修的学堂。
这年头能识文断字可是庄户人家求之不得的好事,听闻庄主要让娃娃们免费念书,庄里人争先恐后把孩子送进学堂。
种地的事刘凤虽不甚精通,好在前世在图书馆啃过不少农书,便召集铁木匠人打造新式农具,开荒效率顿时翻了几番。
有郑玄先生请来的几位名士坐镇,方圆几十里内庄务井井有条,倒让刘凤省了不少心。
当得知恩师请来的竟是管宁、邴原、华歆三位大贤,刘凤激动得像是捡了珍宝。
那位北海管幼安,乃三国着名隐士。
乱世中在辽东讲习诗书礼仪,教化百姓从善如流。
朱虚邴根矩出身寒门,被孔融举荐后效力曹操,官至五官将长史,随军征吴时病逝途中。
高唐华子鱼早年与郑玄同窗,先事孙策后归曹操,官至魏国相国,是助曹丕登基的重臣。
管宁、华歆、邴原三人将锦绣山庄打理得井井有条,刘凤得以腾出精力筹谋更远大的布局。
为扩大声望,刘凤计划从山庄中挑选口齿伶俐之人,再招募城中茶楼的说书先生,命他们随甄家商队游走四方。
此举既能宣扬刘凤之名,又可勘察各地地形,网罗贤才。
尽管眼下势力尚微,他的目光已然投向整个天下——乱世将至,唯有早作准备,方能抢占先机。
这段时日,刘凤除勤修文武之道,更全力操练新纳入麾下的数百名护卫。
这些燕赵良家子被他视作未来根基,因而亲自督导训练。
论锻造铁血之师,他自信当世无人能出其右。
护卫们无需劳作,仅需日常巡防,其余时间皆投入严苛操练。
赵云亦被编入队伍共同受训。
刘凤完全采用后世职业军队模式:
其一,操练基础队列动作,包括立正、稍息、敬礼等行军规范;
其二,严格内务整理,借此培养雷厉风行的作风。
种种闻所未闻的训练方式,令这群淳朴汉子叫苦不迭。
但想到昔日饥寒交迫的岁月,众人仍咬牙坚持——光是每日饱食荤腥的待遇,便足以让他们拼死留在军中。
数百人在日常职业训练之外,还要跟随童渊学习基础枪术,偶尔由刘凤传授简单的战术战略。
与其他护卫被刘凤严格操练的惨状相比,赵云的情况更为凄凉。
经过一年苦练,刘凤已能完美掌控自身力量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