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共鸣的桥梁与初成的阵基(1 / 2)
地火殿工坊内的硝烟与能量余波缓缓散去,只留下焦灼的空气与众人心头的沉重。试验阵法的失控如同一盆冰水,浇灭了因理论成功而燃起的兴奋之火,却也带来了更为冷峻的反思。
芸姨在林小雨的搀扶下,于精舍中静养。她透支了本源,意识体比之前任何时候都要虚幻,需要时间与珍贵的资源来恢复。林小雨守在一旁,水晶躯壳上的淡金纹路明灭不定,一边担忧着芸姨的状况,一边在脑海中反复推演着阵法失控的每一个细节。
炎煌尊者那轻描淡写间平息失控的伟力,让她深刻认识到自身与真正强者之间的鸿沟,但也更加明确了方向——规则层面的对抗,绝非蛮力可为,精准与协调才是关键。
与此同时,远在清音竹海碧玉竹心内的林燃,已彻底稳固了新生。那团瑰丽的火焰静静燃烧,内部的人形虚影盘膝而坐,意念沉凝。他不再急于尝试远距离的感知或联系,而是如同一个刚刚获得新生的婴儿,全面而细致地熟悉着这具全新的“身体”与力量。
他首先感受到的,是自身“定义”之力那脱胎换骨般的变化。心念微动,无需刻意催发,一股圆融而精准的意念便能自然流淌,对自身状态的“定义”如呼吸般自如。他定义自身火焰的燃烧“效率恒定”,定义意识感知的“范围可控”,定义与碧玉竹心能量交换的“速率最优”……每一个定义都精准而稳定,再无半分之前的滞涩与反噬,力量与意志完美统一,真正达到了“意动则法随”的初步境界。
然而,他并未沉醉于这份掌控感。墨韵长老的教诲言犹在耳,心镜澄明,方能映照万物而不惑。他将大部分心神,都用于感悟碧玉竹心那浩瀚的“生”之秩序。那并非竹海清气的宁和,而是一种更加古老、更加本源的生命规则韵律,如同大地脉搏,沉稳、包容、孕育万物。在这种感悟中,他对“秩序”与“定义”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化。
就在他沉浸于这种深层次感悟时,一种奇妙的感应自然而然地产生。
并非主动去“寻找”林小雨和芸姨,而是在他对自身力量与秩序规则的理解达到某个微妙平衡点时,一种跨越空间的、基于同源力量与深刻羁绊的“共鸣”,如同水到渠成般,自行建立了起来。
这共鸣并非清晰的语言或图像,更像是一种模糊的“状态感知”。他能隐约感觉到,在西北方向那灼热之地,林小雨的存在如同一个稳定而坚韧的“演化”节点,正与某种狂暴的火焰力量进行着艰难的协调;而芸姨的存在则如同一个微弱却不肯熄灭的“守护”光点,虽显黯淡,但其核心那份不离不弃的意念却无比清晰。
她们的状态…似乎不太好,尤其是芸姨。林燃的心微微一紧。但与此同时,他也感受到了一种不屈不挠的意志,一种正在困境中寻求突破的执着。
这份遥远的共鸣,并未引动他力量的躁动,反而让他更加沉静。他明白了自己此刻的使命——并非立刻跨越千山万水去与她们汇合,而是尽快彻底掌握新生之力,稳固这共鸣的桥梁。当他能完全驾驭这份力量时,这共鸣或许将不再仅仅是感知,而能成为真正的助力!
他将这份牵挂与明悟,化为更强大的动力,更加专注地投入到对新生力量的磨合与对秩序规则的感悟之中。
炽焰山这边,在炎煌尊者的亲自过问与指导下,阵法推演进入了更加务实、也更加艰难的攻坚阶段。
焚炎长老等人放下了因初次成功而产生的浮躁,开始正视地火之力与死寂规则潜在冲突这一核心难题。工坊内不再有激烈的争吵,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深入、更加谨慎的讨论与验算。
林小雨在芸姨静养期间,承担起了更多的沟通与建议职责。她凭借着对规则变化的敏锐感知和对林燃“定义”之力原理的深刻理解(尤其是在经历了自身演化之力与地火、清气多种能量协调的实践后),提出了一个关键性的构想——
“或许,我们不应该试图完全‘消除’地火之力与死寂规则的冲突。”在一次核心讨论中,林小雨指着重新构建的能量模型说道,“这两种力量本质对立,强行融合或压制,反而可能埋下隐患。我们是否可以……引导这种冲突?”
她指向模型中的一个节点:“在这里,构建一个微型的、可控的‘能量缓冲与转化区’。当秩序核心映照出死寂规则,引发地火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