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再也不来了(1 / 2)
文吕村是一个破旧的村子,因为铝矿的原因,道路破败不堪,村庄一片荒凉,至少三分之二的土地上既没有种庄稼,也没有住户。
路上行走的几个人,脸上也是灰蒙蒙的一片,低着头,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杨东生见此情况,再次皱起了眉头。
拆迁和拆迁是不一样的。
像北上广深那些大城市拆迁,拆一次,几辈子都花不完,被称为乐呵呵的拆迁户。
可像北方一些小城市,他们的拆迁,可不像那些大城市那样让人喜悦,赔的那点少得可怜的钱,买完房子,再稍微装修一下,说不定,还要欠外债。
杨东生心里在想,啥时候能将正阳县建设得像那些大城市一样。
政府对拆迁户包办所有,不仅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而且解决他们的养老和医疗问题。
但他只是想想,毕竟,他目前只是一个小小的政府办主任,并不是主政一方的官员,手握大权。
但是,如果有一天,他主政一方,手握大权,他一定要像对待亲生父母一样,对待人民群众,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辖区人民群众过上南方人一样的好日子,不用为看病发愁,不用为养老发愁,不用为住房发愁,当然,也不用为孩子彩礼发愁........
杨东生的车子在遭遇上次的车祸后,彻底报废了,今天他来文吕村,开着公车。
由于是公事,开着公车也不算违规。
现在身上没钱了,要是有钱,他还真想买辆车。
买什么车呢?
杨东生还是喜欢大众朗逸。
一句话,皮实,耐用,换零件便宜,事故率低,也低调,是公职人员首选座驾。
杨东生停在村小学门口,下了车,看见几个老人坐在一起聊天,他走上前去,问道:“大叔,请问赵德让家在哪?”
几个老人看见杨东生的穿着,显得非常和气,其中一个问道:“你找德让家呀,请问你是德让的什么人?”
“亲戚!”
杨东生不想让别人知道,政府有人来找赵德让,再传到陈大江等人耳朵里,给赵德让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就没有说实话。
“亲戚呀,没想到,德让还有你这样的好亲戚!”
其中一个老头用手指指了一下,道:“沿着这条路走过一个十字路口,右边的坑洼处,有个铁皮房就是!”
“车能过去吧?”杨东生问道。
“能!”
杨东生上了车,直奔几个老人所说的位置。
几分钟后,车子经过一个十字路口,杨东生看见了一个铁皮房,暗道:“应该就是这家!”
他将车停在路边,下了车,朝着里面迈去。
铁皮房两间,大致30个平方左右,冬天冷,夏天热。
作为政府的工作人员,对住在铁皮房里面的感受,非常清楚。
在石沟镇工作的时候,外县发现了猪瘟,石沟镇有一条进县的路,镇政府安排镇上工作人员拦运猪的车,他们就住在这种铁皮房里,这一住就是一年。
他真正感受到了铁皮房热的时候像烤箱,冷的时候像住在雪地里的感受。
此时。
他又想起陈大江整天的花天酒地,却不解决搬迁群众的安置房问题,真是猪狗不如。
“有人吗?”
杨东生朝着里面喊了一句。
没人回答。
杨东生又喊了一句:“有人吗?”
这次,杨东生的声音加大了许多。
里面终于有了回应:“谁呀!”
说话软弱无力,紧接着,剧烈地咳嗽了起来。
杨东生迈步走了进去,看见一个老头躺在铁皮房子最里面的一张破床上。
房间里的陈设极其简单,除了这张床,靠门的地方就是一个简单的锅灶,正中有一个八九十年代的破桌子,而且,一条腿还断了,在一张板凳上面垫几块砖支着。
农民太穷了,这是杨东生不由自主地从内心发出的一声吼声。
他要是农民,他可能会不觉得。
他要是商人,也可能会不觉得。
但他是国家干部,他的职责,就是为人民服务,就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可看见此情此景,杨东生觉得自己愧对干部的身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