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楼里的植物园(1 / 2)

加入书签

c许星禾根本不知道这里面还有这么多的门道,虚心听着。

说完后,几位专家就围拢到桌前,小心翼翼地盯着花盆中的药材,端详起来。

有的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叶片的纹理,有的轻轻捏碎根茎闻着气味,还有的翻看着幼苗的根系,嘴里不时发出啧啧的赞叹。

许星禾帮不上忙,只能在一旁站着。

她心里也打鼓,万一要是这药材拿出空间就不能培育了,那岂不是所有人都空欢喜一场。

“叶片厚实,绒毛密集,一看就积蓄了不少养分。”山羊胡老者捻着一片鲜叶,眼神发亮,“根茎断面呈翠绿色,质地细腻,确实是难得的好药材,以前从没见过这种品类。”

“这应该是它的种子,还没有长成,但是现在看来颗粒饱满,光泽度也够,按理说成活率该很高才对。”最旁边的老者皱着眉,又转向许星禾,“你在黑省培育时,除了温度,浇水和土壤是怎么处理的?”

许星禾尴尬一笑,“土壤……就是黑省的黑土,浇水是每天浇两次。我不懂,所以只能看书学习,书上怎么说,我就只能怎么做。如果发现土比较湿润,那我会过一段时间再浇水。”

戴老花镜的老者忽然叹了口气,轻轻放下手中的幼苗,“许同志,实不相瞒,这药材太过罕见,仅靠眼前这一株样本,我们很难开展对照实验。不同生长阶段的性状,不同环境下的反应,都需要多组样本比对才能摸清规律。”

山羊胡老者也跟着点头,“是啊,比如光照时长,土壤酸碱度这些变量,每组实验至少得三株幼苗做参照,光是这一点,确实有点难办。”

许星禾闻言立刻笑了,“各位专家别担心,我家里还有不少,就是出门时没敢多带,怕路上损坏了。我现在回去取,很快就能回来!”

“那真是太好了!”几位老者眼睛一亮,连忙叮嘱,“小心些,幼苗娇嫩,别磕碰着。”

江凛川主动开口,“我陪你回去。”

两人快步赶回小院,许星禾从空间里精心挑选了六株长势不同的幼苗,用特制的透气木箱装好,这才匆匆赶回研究所。

刚把补充的样本放在桌上,专家们就立刻围了上来,

“咱们现在分工,老周你负责记录土壤参数,老吴盯着温度变量,小王准备实验田的分区……”

正说着,他瞥见许星禾踮着脚好奇张望的模样,笑着招手,“许同志,要是感兴趣,就跟我们去实验室看看吧,正好也能帮我们说说这药材平时的生长状态。”

许星禾眼睛瞬间亮了,连忙跟上。

这可是学习的好机会!

哪怕她以后不会从事这方面的工作,至少也是一次长见识的机会。

更别提,这些老者可都身份不凡,如果不是这次的机会,她恐怕根本没可能见到这些行业里的大拿。

穿过两道挂着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牌子的门。

许星禾进入了真正的试验区,眼前的景象让她忍不住惊叹出声。

偌大的实验室被分成一个个独立的玻璃隔间,每个隔间里都种满了不同的药材,有的叶片翠绿欲滴,有的开着细碎的小花,还有的藤蔓顺着支架蜿蜒攀爬。

隔间外的仪器屏幕上跳动着温度,湿度的数值。

角落里还有补光灯,空气中弥漫着浓郁却清新的药香,简直像一座藏在楼里的植物园。

“这些都是我们正在培育的珍稀药材,你这株新药材,我们打算在那边的低温试验区先做一组基础实验,模拟黑省的气候,但会精准控制温度波动……小李,你陪许同志到处去看看。”

许星禾专注地听着,目光在各色药材间流转。

她忽然觉得,培育出这株神奇的药材,让它能帮到更多人,或许是她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

这时,一位穿着白大褂的中年女研究员走了过来,“许同志,李老他们忙着准备实验,我带您逛逛吧?这些药材每一种都有大用处呢。”

许星禾连忙点头,“麻烦您了!”

女研究员领着她走到最东侧的隔间,指着里面一丛叶片呈剑形的植物,“这是丹参,您看它的根是紫红色的,我们培育的改良品种,药效比野生的强三成。它提炼出的成分能做成活血通脉的药剂,去年光供应北方的煤矿工人就用了上万盒,多少人因为它缓解了井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