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朕的钱,凭什么要分给他们?(2 / 8)

加入书签

bsp;   正二品,月俸61石,折合成白银大概180两银子。

    从八品,月俸6石,折合成白银大概18两银子。

    正九品,月俸5.5石,折合成白银大概16两银子。

    从九品,月俸5石,折合成白银大概15两银子。

    看起来似乎也不少对吧?

    但是别忘了,明朝给官员发工资发的可不只是禄米和银子。

    而是禄米、银子、铜钱、实物、大明宝钞这几样组合起来发放的。

    禄米、银子、铜钱这些东西都不说了,但后面这两样东西,有时候简直跟废品没什么区别。

    基本上都是国库里有什么,就给大臣们发什么,也不管这些东西值不值钱。

    比如说某样东西市面上也就值十文钱,但是朝廷偏要按一百文的价值发给官员,官员又能有什么办法?

    特别是最后的大明宝钞,到了明末这个时候,一贯大明宝钞只能兑换50文铜钱左右甚至更少,简直跟废纸没什么区别。

    可发给文武百官的时候,朝廷肯定不会按照一贯大明宝钞50文铜钱的比例发放,这就导致官员们真正拿到手的工资更低了。

    再加上明末通货膨胀,各种的物价都上涨了数倍,明末的大多数官员早已经是穷困潦倒了。

    要不是朱慈烺之前抄家抄了那么多银子,恐怕朝廷现在还欠着官员们半年多的俸禄呢!

    再加上之后还要改革盐税、茶税、矿税、市舶税、通过税和营业税等等其他商税,这些政策无一例外都需要官员们的支持才能实施下去。

    所以朱慈烺决定给大明朝所有的官员涨一次工资!

    毕竟收了这么多的税,怎么着也不能朝廷自己独吞不是?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

    要让马儿跑得快,就得让马儿吃得饱。

    不让他们吃饱,他们凭什么帮忙推行接下来的商税改革?

    直到心中有了完善的计划之后,朱慈烺这才看向有些摇摇欲睡的崇祯道:

    “父皇,儿臣有件要事要和你商议一下!”

    崇祯这会儿被晃的都有点瞌睡了,听到这话,有些不情愿的睁开了眼睛,然后问道:

    “什么事?”

    朱慈烺一本正经的说道:

    “儿臣想要给文武百官涨俸禄!”

    嗯?

    崇祯听到这话,顿时瞪大了眼睛,满脸都是不可思议。

    但他并没有着急拒绝,而是试探性的问道:

    “你准备给他们涨多少俸禄?”

&n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