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罪臣多尔衮,拜见大明皇帝陛下!(1 / 12)

加入书签

    与此同时,锦州城内。

    温暖的日光透过窗户,洋洋洒洒地落在朱慈烺的书案之上。

    微风轻轻拂过,案头的纸张随之轻轻翻动。

    朱慈烺身着一袭素色长袍,手指轻轻捏着一封密信,嘴角微微上扬。

    而信中所书的内容,正是建奴答应了他们所提出的求和条件。

    也就是会让多尔衮带着一个质子前来锦州商议求和一事。

    对于这一结果,朱慈烺其实并未感到丝毫意外。

    毕竟,作为这场战事的战败方,建奴真的想要求和,根本没有拒绝的余地。

    在这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向来都是胜者为王,战败者的命运往往由胜利者主宰。

    就比如现在!

    同时朱慈烺不禁在心中暗自感叹,皇太极此人确实有着非凡的魄力。

    要知道,这次他提出的议和的条件对于建奴而言,无疑是屈辱至极的。

    换做他人,恐怕未必有勇气答应下来。

    但皇太极却还是答应了。

    不过当然,这也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而已,真正的重头戏还在后头。

    待多尔衮抵达锦州之后,后续的割让土地、赔款以及人口移交等诸多复杂事宜,才是这场求和的关键所在。

    好在朱慈烺对洪承畴的能力还是很有信心的,这些繁琐的事务,洪承畴自会妥善安排。

    至于朱慈烺,他最近几天都在处理另外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

    那就是想办法加强辽东地区的商业活动。

    随着京城灾民的到来,辽东地区的人口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增多,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各种各样的生活物资却愈发显得短缺。

    无论是维持生存的粮食,还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油盐酱醋,都将处于供不应求的紧张状态。

    而这些物资又绝不能完全依赖朝廷的调配供应。

    在这种情况下,商人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此刻,在一间宽敞明亮的大厅之中,来自辽东各地的商人们齐聚一堂。

    这些商人,有的是从山海关长途跋涉、历经数日远道而来。

    有的则是自宁远城匆忙奔波至此,神色间还带着旅途的疲惫。

    他们无一不是当地颇具实力的大商贾,身家财产少说也有几十万两银子。

    至于那些小本经营的小商人,根本入不了朱慈烺的法眼,所以就被他忽视掉了。

    没办法,要是真的把所有的商人都找来的话,恐怕少说也得有几千人,这么多人房间里都待不下。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