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温存(3 / 4)
奉召入乾清宫禀报户部事宜。事毕,玄烨看似随意地问起他府上近况,胤禛一一答了,语气恭谨,神色是一贯的冷峻沉稳。
只是在告退转身之际,他垂下的眼帘掩去了眸底深处一闪而过的、极其复杂的情绪——那里面有对父皇决断的服从,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但更多的,是一种愈发坚硬的、专注于自身事务的冷静。
他清楚地知道,嫡子名分已定,父皇心意已决,他所能做的,便是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到最好,静观时变。
而在八阿哥胤禩府中,气氛则更为压抑。自生母良妃被废,他虽由惠妃抚养,但终究失了倚仗,如今嫡后确立,他这个“辛者库贱妇之子”的出身,在注重嫡庶尊卑的礼法面前,更显得尴尬无比。
书房内,胤禩临窗而立,望着窗外萧瑟的庭院,温润如玉的脸上此刻却笼罩着一层阴霾。他的支持者,如阿哥胤禟、胤?等人,亦聚在一旁,神色愤懑。
“九哥,十哥,如今中宫有主,父皇心意,已是昭然若揭了。” 胤禩的声音带着一丝苦涩,更有一丝不甘,“我们……日后行事,更需谨慎了。”
他深知,父皇此举不仅确立了继承人,更是对他们这些年长皇子势力的又一次明确压制。往日那些若有若无的期望,此刻如同被冷水浇透,只剩下刺骨的冰凉。
胤禟性子急躁,忍不住哼道:“八哥何必长他人志气!不过是稚子小儿,将来如何,还未可知!”
胤禩摇了摇头,眼神锐利地看向他:“九弟慎言!皇后之位已定,嫡子名分已正,此乃父皇意志,亦是祖宗法度。我等身为臣子,唯有谨守本分。” 他话虽如此,但那紧握的拳头,却泄露了内心的波澜。
他并非没有野心,只是更懂得审时度势,在绝对的皇权与礼法面前,任何轻举妄动都可能招致灭顶之灾。这口气,他必须咽下,也必须让他的支持者们咽下。
前朝亦不平静。虽有赫舍里容平与伊尔根觉罗氏联姻的铺垫,但舒云正式封后,依旧在朝堂上引起了最后的、也是最为微妙的涟漪。一些恪守嫡长礼法的老臣,对此倒是颇为赞同,认为早定国本,有利于朝局稳定。
而另一些原本或因家族利益、或因政治投机而倾向于其他皇子的官员,则开始悄然调整策略,或是更加低调,或是尝试向赫舍里家递出橄榄枝。
这一切的暗流,玄烨洞若观火。他深知立后带来的影响,也早有准备。他一方面继续重用容安、赏识容平,同时对其他皇子的差事也并未苛待,依旧量才使用,赏罚分明,维持着表面的平衡与公正。
他就像一位高超的棋手,落下了最关键的一子后,便开始稳稳地掌控全局,既给予新后与嫡子足够的尊荣与支撑,也防范着任何可能因此而生出的动荡。
这日晚间,玄烨来到坤宁宫。殿内烛火通明,温暖如春,驱散了外面的寒意。舒云刚哄睡了胤祚,正坐在灯下翻阅内务府的账册,眉宇间带着一丝疲惫,却更显沉静端庄。
玄烨挥手免了她的礼,走到她身边坐下,很自然地将手覆在她放在账册的手上,感受到一丝凉意,便蹙眉道:“这些琐事,交给下头人去做便是,何必亲力亲为,仔细伤了眼睛。”
舒云抬眼看他,微微一笑,灯火在她清澈的眸中跳跃:“臣妾既居此位,怎能不尽心?这些都是分内之事。” 她顿了顿,声音轻了些,“皇上,近日……宫中朝堂,可还安稳?”
玄烨知她聪慧,定然也感受到了那无声的波澜。他捏了捏她的手指,语气沉稳:“不过是一些小小的涟漪,掀不起风浪。朕既然立你为后,便自有万全之策护你与祚儿周全。你只需如往常一般,稳住六宫便是。其他的,有朕。”
他的话语带着一种安定人心的力量。舒云看着他坚定而深邃的眼眸,心中那因身份骤变而带来的一丝不安,渐渐消散。
她知道,前路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他在身边,她便有无穷的勇气。
“臣妾明白。”她轻声应道,反手与他十指相扣,“臣妾会做好这个皇后,不负皇上,不负天下。”
窗外,夜色深沉,北风呼啸而过,卷起千堆雪。坤宁宫内却暖意融融,帝后二人相依的身影被烛光投映在窗上,构成一幅静谧而坚定的画面。权力的巅峰固然寒冷,但彼此扶持的温暖,足以抵御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