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太皇太后召见(2 / 3)
轻点头。她知道,太皇太后这座大山,她算是平稳地度过了。未来的路,依旧需要她步步谨慎,但至少,来自后宫最高处的压力,暂时减轻了许多。她看着摇篮中酣睡的胤祚,目光温柔而坚定。无论前路如何,她都会护着这个孩子,遵循太皇太后的教诲,教他明理知进退,在这九重宫阙中,寻得一方属于他的天地。
玄烨去慈宁宫向太皇太后请安时,心下已料到此行不会只是寻常问安。
太皇太后屏退左右,只留祖孙二人在暖阁内,檀香愈发显得沉静,却也绷紧了一丝无形的弦。
“皇帝近日气色不错。”太皇太后捻着佛珠,目光落在玄烨脸上,语气平淡无波,“看来坤栩宫那边,确是让你舒心不少。”
玄烨执礼甚恭:“劳皇玛嬷挂念,孙儿一切安好。”
太皇太后微微颔首,话锋却如古井微澜,悄然转向深处:“哀家瞧着,自皇贵妃生产至今,你除了必要的政务,几乎都宿在坤栩宫。后宫其他妃嫔处,已是久未踏足了吧?”
来了。玄烨心道,面上却不露分毫,坦然承认:“是。舒云此番生产凶险,身子亏损得厉害,孙儿多去陪伴,亦是应当。”
“陪伴是应当,但皇帝,”太皇太后的声音依旧平稳,却带着千钧之重,“你是大清的皇帝,非寻常富家翁。雨露均沾,平衡前朝后宫,亦是你的责任。专宠一人,易生骄矜,更易致外戚坐大,前朝失衡。汉之卫子夫,唐之杨玉环,史笔如铁,殷鉴不远。皇帝当引以为戒,莫要感情用事,寒了六宫之心,亦动摇国本。”
这番话,已是极重的规劝,带着历经三朝沉淀下的智慧与警示。
她并非不喜舒云,而是站在江山社稷的角度,提醒孙儿不可逾越帝王应有的界限。
玄烨沉默了片刻,暖阁内静得能听到炭火轻微的噼啪声。他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坚定地迎上太皇太后睿智深邃的眼眸,没有闪躲,也没有激动,只是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郑重语气开口:
“皇玛嬷的教诲,孙儿字字句句听在耳中,铭记于心。史书教训,孙儿亦不敢或忘。”
他话锋一转,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然,皇玛嬷,舒云于孙儿,并非仅是妃嫔。”
太皇太后捻动佛珠的手指微微一顿。
玄烨继续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回忆的柔软与决绝的认真:“初见时,她身处逆境,坚韧清冷,不折风骨;相处中,她聪慧明理,待孙儿以真心,而非仅畏于皇权;危难时,她能为孙儿舍命相护,更能为子嗣拼却生死。孙儿与她,并非仅是帝王对妃嫔的宠幸,更是……夫妻之情。”
他深吸一口气,掷地有声:“皇玛嬷,孙儿并非一时冲动,亦非全然沉溺私情。孙儿是经过深思熟虑。这后宫佳丽三千,或为政治联姻,或为延绵子嗣,她们是臣妾,是嫔妃。但舒云,孙儿想让她做的,是妻。”
是妻!
这两个字如同惊雷,在寂静的暖阁中炸响!不同于“后”那个代表着制度与权衡的尊位,“妻”这个字,承载的是更纯粹的情感联结,是“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民间愿景,是帝王几乎不可能给予、也极少宣之于口的身份认同!
太皇太后终于抬起了眼帘,目光如电,直视玄烨:“皇帝!你可知你在说什么?帝王之妻,唯有元后!元后已逝,中宫之位关乎国体,岂能因私情而定?你如此想法,置祖宗法度于何地?置前朝平衡于何地?玄烨,你莫要感情用事,昏了头!”
她的称呼从“皇帝”变成了直呼其名“玄烨”,显是动了真怒与担忧。
玄烨却并未退缩,他撩起袍角,竟是直挺挺地跪在了太皇太后面前!这个动作让太皇太后瞳孔微缩。
“皇玛嬷!”玄烨仰头看着这位自幼教导他、辅佐他的祖母,眼中是无比的清醒与决然,“孙儿没有昏头。正因孙儿是皇帝,肩负江山社稷,才更知‘真心’二字之可贵。前朝平衡,孙儿自会以帝王之术权衡驾驭,绝不使之失控。赫舍里家,孙儿亦会善加引导任用,使其成为拱卫皇权的忠臣良将,而非霍乱朝纲的外戚!”
他语气铿锵,带着帝王的自信与掌控力:“但孙儿的内廷,孙儿想留一片属于自己的地方。孙儿不想百年之后,回首望去,身边皆是权衡利弊而来的女人,连一个能说句真心话、能全然信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