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白发人送黑发人(1 / 2)

加入书签

杨宇霆遭遇刺杀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北平,报纸争相报道,作为平津警备司令的陈诚更是压力山大,他下令全城搜捕日本间谍,作为中国最著名的抗日名将,杨宇霆在北平城内被日本人啸聚十余人,密谋刺杀。陈诚是无论如何都摆脱不了罪责的。

为此陈诚直接免除了北平市警察局长的职务,又亲自率兵护送杨宇霆一行人上了火车,并且花费重金给去世的杨春元购置了一口棺材,才算是平息了一些物议。

杨宇霆的火车路过滦州进入冀东军区之后,冀东军区司令宋哲元更是如临大敌,他带着十几位将军动用上万军队沿途护送,每一处车站,每一处铁轨都有人专门守护,生怕日本人没有得逞,而继续在铁路上搞名堂,毕竟老帅就是死在铁路上的!

但是杨宇霆没有心思去想那些,他只是坐在车厢角落,看着不远处的杨春元的灵柩,那具曾鲜活的躯体如今被冰冷的木板包裹,连最后一点温度都消散了。

儿子脸上已经没有了一丝血色,孤零零的躺在棺材中,和自己言语微笑的画面,彷如昨日。

随行的王家贞几次想递上热茶,关心一下,都被杨宇霆用眼神回绝。

宫宝田守在车厢门口,也是长吁短叹。

杨宇霆的沉默比暴怒更令人心惊,那是将悲痛硬生生咽进骨血里的隐忍。

列车驶入沈阳站时,站台上早已挤满了人。东北军将士身着戎装,列队肃立,黑色的军帽檐压得很低,没人敢抬头看一眼那具缓缓抬下的灵柩。少帅携两位夫人和儿女,都身穿黑衣等候在那里。往日里意气风发的脸上满是沉痛,他走上前,轻轻拍了拍杨宇霆的肩膀“姐夫,节哀,春元是个好样的。”

杨春元的灵堂设在小河沿杨家的正厅,白幡从房梁垂到地面,素色的灯笼在门口随风摇晃,连空气中都飘着烧纸的灰烬味。

夏洛特·里希特霍芬穿着一身黑色长裙,头上裹着白纱,安静地跪在灵前,手里捧着杨春元的照片。安宁夫人早就哭成了一个泪人,春元燮元的母亲去世极早,他们两个都是被安宁带大的,如今看着大儿子不在了,这种悲痛是常人无法理解的。

守芳虽然也伤心落泪,但也坚强的撑起了杨家的内院,答谢亲朋好友,迎来送外,处置的都十分周到。

相比之下,杨宇霆只是坐在儿子的棺椁前,沉默,还是沉默。

里希特霍芬家族的人也都从长白赶来的,埃里希将军,沃尔夫拉姆,包括马克等人,脸上带着欧洲贵族特有的克制,埃里希将军走到杨宇霆面前,用生硬的中文说“春元是个好孩子,我们为他骄傲。”

杨宇霆微微点头,伸出手与他相握“埃里希将军,夏洛特还怀有身孕,我们杨家一定会保护好她和肚中的孩子,还有景行,请您放心。”

接下来的三天,杨家人来人往,吊唁的人络绎不绝,有东北军的同僚,有地方上的乡绅,还有杨春元生前的朋友。每个人都带着沉重的心情,说着安慰的话,可杨宇霆始终站在灵堂角落,一言不发。他看着前来吊唁的人,仿佛这一切都与他无关,又仿佛他将所有情绪都倾注在了这沉默里。

出殡那天,天还没亮,沈阳城就飘起了细雨。细密的雨丝打在青石板路上,溅起细小的水花,也打湿了送葬队伍的衣裳。杨春元的灵柩被十六个壮汉抬着,前面是引路的白幡队,后面跟着长长的送葬队伍,东北军将士举着挽联,上面写着“英年早逝留忠骨,舍身护父显孝心”

杨宇霆走在灵柩旁,步伐沉稳,没有哭,也没有说话,只是目光紧紧盯着灵柩,仿佛要将儿子的样貌刻进记忆里。

送葬队伍乘坐列车载着灵柩驶向法库杨家祖宅时,雨还没停。杨宇霆坐在车厢里,依旧守在灵柩旁,只是这次,他伸出手,轻轻放在灵柩上,像是在抚摸儿子的脸庞。“春元,咱们回家了…”

一旁的杨燮元,杨茂元,杨丽卿等人都死痛苦不已。

到了杨家祖宅,灵柩被抬进了早已准备好的墓室。墓室在祖宅后面的山坡上,能看到远处的田野和河流。杨宇霆亲自指挥着下人将灵柩安放好,然后走到墓前,拿起一把铁锹,铲起一抔黄土,轻轻撒在灵柩上。黄土落在木板上,发出“沙沙”的声响。

夏洛特走到墓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