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全球华人紧急会议(1 / 2)
1934年8月28日清晨,北平《晨报》的头条版面上,那张触目惊心的照片,曼谷东郊的土坡下,密密麻麻的尸体堆叠如小山,不少还保持着挣扎的姿态,标题“日寇泰匪屠戮华侨万人”的黑体字格外刺眼。 报社编辑擦了擦额头的汗,对着电话那头急促地说“没错,照片千真万确,是东北军通过秘密渠道送来的,全国十几家报社今天同时刊发!”
同一时刻,天津《大公报》的报童们已挎着装满报纸的布包冲上街头,“号外!号外!曼谷血案震惊全国!日寇泰军残杀华侨万人!”的叫卖声穿透晨雾,瞬间吸引了大批路人围拢。上海《申报》的编辑部里,电话铃声此起彼伏,读者们纷纷来电询问详情,不少上海华侨社团代表直接赶到报社,要求组织募捐支援南洋同胞。
消息像野火般蔓延,北平学生联合会当天就发起罢课游行,上千名学生举着“严惩日寇,保卫侨胞”的标语,从北大红楼出发,浩浩荡荡涌向国民征服驻北平办事处,天津商会通电全国,呼吁商界抵制日货,广州的潮汕籍华侨更是群情激愤,在十三行商会召开紧急会议,当场募集捐款十万元大洋。
电波越过南海,南洋华侨社会率先沸腾。新加坡《星洲日报》用整个头版刊登血案照片和详细报道,报社的电话被打爆。
正在吉隆坡主持橡胶业会议的陈嘉庚,看到报纸时猛地将手中的茶杯掼在桌上,瓷片飞溅。他当即宣布暂停会议,对着在场的南洋侨领们沉声道“同胞在曼谷流血,我们不能坐视不管!我建议立刻联络各地侨领,共商援救大计!”
当天深夜,陈嘉庚的办公室灯火通明,他亲自起草电报,发给马来亚、缅甸、印尼等地的华侨社团,号召大家团结起来。缅甸仰光的胡文虎接到电报时,正审阅《仰光日报》的校样,他当即在版面上加印“侨胞有难,匹夫有责”的社论,随后召集虎标万金油公司的高管,下令将缅甸、马来亚各分公司的现款全部集中,同时电令香港分行紧急购置枪械弹药。
印尼泗水的大豪商,黄奕住得知血案后,立刻从自家银行提出一百万荷盾。他对着前来商议的侨领们说“我黄奕住的糖能养人,也能换枪炮。只要能保住同胞性命,家产散了也值!”他连夜起草《南洋华侨自卫倡议书》,两天内就收到了爪哇、苏门答腊等地两百多位侨商的签名。
远在美洲的华人圈子同样震动。纽约唐人街的安良堂总部,司徒美堂正主持堂口会议,当华侨信使带着刊登血案照片的报纸冲进会场时,这位洪门大佬猛地站起身“日本人杀到南洋了,我们美洲华侨不能隔岸观火!”他当即拍板成立“美洲华侨援南总会”,通过安良堂在全美三十一个城市的分堂紧急募集款项。
旧金山的华人商会也迅速行动起来,会长亲自带队前往当地军火商处,洽谈购买武器的事宜,古巴的华侨社团则组织船队,准备将募集到的物资运往南洋。司徒美堂深知,仅凭美洲华侨的力量远远不够,他看着报纸上陈嘉庚的名字,当即让人接通了新加坡的长途电话。
“陈先生,我是司徒美堂。”电话那头传来司徒美堂洪亮的声音“曼谷血案绝非孤立事件,日本人和暹罗人肯定还会对在暹罗的华侨进行大屠杀!我们必须联合起来!”
陈嘉庚握着听筒,语气同样坚定“司徒先生所言极是。南洋华侨虽有一腔热血,但缺乏武器和训练。我认为,我们应该召集全球华侨领袖,开一个紧急会议,共商自卫大计。”
“地点选在哪里?”司徒美堂问。
“沈阳!”陈嘉庚毫不犹豫地说“九一八的时候,老夫曾经率领南洋使团去过东北,那里是抵抗日寇的前沿,东北军的张汉卿总司令,杨宇霆副司令都是好汉,东北是个有骨气的地方。有他们做后盾,我们的会议才能开得安心,商讨出的对策也才能落到实处。”
司徒美堂沉吟片刻,当即拍板“好!就定在沈阳!我明天就动身,带着美洲华侨的诚意过去。南洋那边,就拜托陈先生联络了!”
挂断电话,陈嘉庚立刻起草《全球华侨领袖紧急会议邀请函》,通过电波发送到世界各地的华侨社团。纽约、旧金山、伦敦、巴黎的华侨领袖们接到邀请后,纷纷表示将准时参会,南洋各地的侨领更是连夜收拾行装,搭乘最近的船只前往中国。
<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