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新建道教祖庭道观(3 / 4)

加入书签

>

下联:母德无疆,助妇女顺遂生育

殿内斗姆元君神像高两丈,手持 “莲蓬”(象征 “多子多福”),身披紫色道袍,道袍上绣着 “百子图”,面容慈祥,眼神温柔。神像两侧立着 “送子娘娘”“催生娘娘” 雕像,底座刻着 “慈母育儿” 的浮雕,传递 “母爱” 与 “生命” 的美好。

五、后院:修行悟道隐仙踪

主殿后方是祖庭的后院,分为 “修行区”“药圃区”“藏经区” 三部分,是道士们日常修行、制药、研习经典的地方,充满 “清静无为” 的道家气息。

1. 修行区

核心建筑是 “无为堂”,为单檐歇山顶,墙体用浅色水泥砖砌筑,屋顶覆盖灰色瓦片,显得朴素淡雅。堂内没有神像,只设蒲团与案几,供道士们打坐、诵经。堂门对联:

上联:静坐观心,悟透世间千般理

下联:无为修道,参破人生万种迷

无为堂两侧设有十二间 “修行寮房”,每间寮房用水泥砖砌筑,内设床铺、案几、书架,供道士居住。寮房外的庭院里,用水泥铺设小径,两侧种植松、竹、梅 “岁寒三友”,象征道家 “坚韧不拔” 的修行精神。

2. 药圃区

由玄机子道长亲自打理,占地十亩,用水泥砖划分成三十六个小块,分别种植 “灵芝、人参、当归” 等中药材,既供祖庭制药,也向村民免费提供草药。药圃中央建有一座 “百草亭”,亭为六角形,用水泥柱支撑,屋顶覆盖茅草,亭内设有石桌石凳,供人休息。亭柱对联:

上联:百草皆药,救世人于病痛

下联:一亭悟道,观万物之生机

3. 藏经区

核心建筑是 “藏经阁”,为两层楼阁式建筑,底层用水泥砖砌筑,上层用木质结构(少量优质木材从西域采购),屋顶覆盖绿色琉璃瓦。阁内收藏《道德经》《南华经》《黄庭经》等道教经典,还有玄机子道长整理的《道家养生方》《草药图谱》等手抄本。藏经阁门对联:

上联:阁藏千卷,传道家千年智慧

下联:书载万言,启世人一生修行

藏经阁两侧设有 “抄经房”,房内摆放案几、毛笔、宣纸,供信徒与道士抄写经典。抄经房的窗户用 “水泥 + 玻璃” 制成(玻璃由沙晶石车间生产),既透光又保暖,让抄经者能在舒适的环境中感悟道理。

六、山顶:老君阁上览众生

老君山山顶是祖庭的最高处,建有一座 “老君阁”,是整个祖庭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俯瞰吴家村全景的最佳地点。老君阁为七层楼阁式结构,高十丈,全部用 “水泥 + 钢筋”(钢筋由冶铁炉生产)建造,外层贴一层薄木片,模仿传统木塔的外观,既坚固又美观。

老君阁每层都有独特的功能与道教元素:

一层:供奉 “老君骑牛” 雕像,用青铜铸造,高丈余,老子身披道袍,骑在青牛上,目光望向远方,象征 “道法流传”。

二层至六层:每层都设有观景台,台边用水泥栏杆围护,栏杆上雕刻道教符咒,游客可在此俯瞰吴家村与周边山水。

七层:供奉 “太上老君神位”,神位用玉石(从黑狼部落交换所得)雕刻,两侧对联:

上联:登阁望天地,悟大道无形

下联:凭栏观众生,知万物有道

老君阁的匾额为 “老君阁”,由叶青云亲自题写,字体飘逸,透着道家的洒脱。阁内楼梯用水泥浇筑,台阶两侧刻着《道德经》名句,让登阁者在攀爬过程中也能感悟道理。

七、尾声:道韵满庭佑苍生

随着水泥砖的持续供应,“道之祖庭” 的建设进度越来越快。初冬的雪落在琉璃瓦上,洁白的雪花与金黄、孔雀蓝的瓦面交相辉映,让祖庭多了几分仙韵。玄机子道长每天都会在工地转一圈,看着三清圣殿的神像渐渐成型,看着老君阁的飞檐慢慢升起,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叶施主,这座祖庭,不仅是道家的圣地,更是吴家村的福祉之地。” 玄机子道长对叶青云说,“它承载着‘道法自然’的智慧,也凝聚着村民们的心血,以后定会庇佑这片土地上的众生。”

叶青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