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造万斤锤(2 / 4)

加入书签

老骨头,也得把万斤锤造出来!”

二、图纸细化破难点,工匠合力解难题

接下来的三日,叶青云几乎天天泡在冶铁厂,和王铁匠一起细化万斤锤的图纸。原来的草图只有大致结构,现在要算出每个部件的具体尺寸:锤头高五尺、宽三尺、厚两尺,用铸铁铸造,重量刚好五吨;滑轨长两丈五,木柱高两丈八,埋入地下三尺,露出地面两丈五,正好让锤头能从两丈高落下;绞盘直径一丈,装十二个铸铁齿轮,绳索用二十根牛皮绳拧成,直径有碗口粗,承重能达到十吨,足够吊起锤头。

“锤头的底部得磨平,不然砸在铁坯上受力不均,容易把铁坯砸歪。” 王铁匠拿着尺子在图纸上比划,“还要在锤头两侧装两个铁滑轮,滑轮的直径要跟滑轨的槽刚好匹配,这样才能顺畅滑动,不卡顿。”

叶青云点头,在图纸上标注:“锤头底部铸造成平面,误差不能超过半寸;滑轮用精铁打造,表面要打磨光滑,减少摩擦。另外,在滑轨的底部装一块厚铁板,防止锤头落下时砸坏地面,铁板下面还要垫三层石板,增加承重。”

绞盘的设计是另一个难点。要拉动五吨重的锤头,需要足够的拉力,光靠一匹马肯定不够。叶青云和王铁匠商量后,决定做一个 “双绞盘”—— 两个绞盘并排安装,用齿轮连接,两匹马同时拉动,拉力能翻倍,轻松吊起锤头;还在绞盘旁装一个制动杆,松开时能慢慢放下锤头,避免速度太快砸坏铁坯。

“制动杆得用硬木做,外面包一层铁,不然反复摩擦容易磨损。” 王铁匠补充道,“还要在绞盘上装一个刻度盘,标出锤头的高度,这样工匠们能知道吊到多高合适,不同的铁坯需要的力道不一样,薄的铁坯吊低些,厚的吊高些。”

图纸细化完,接下来就是准备材料。王五接到消息,立刻调动吴家堡的资源:从山里砍伐最粗的楠木,用来做滑轨的木柱;从铁矿调运最好的铸铁,用来铸造锤头和绞盘齿轮;从皮革坊定制二十根粗牛皮绳,每根都要经过拉力测试,确保结实;还从工匠坊调派十名最有经验的木匠和铁匠,协助王铁匠建造。

材料陆续运到冶铁厂,铸造锤头成了第一个难题。五吨重的锤头需要一个巨大的熔炉,现有的熔炉最多只能熔半吨铁,根本不够用。王铁匠召集工匠们商量,决定把三个熔炉连在一起,中间挖一个大熔池,三个熔炉同时熔铁,把铁水倒进熔池里,再倒入锤头的模具中。

“模具得用砂土和黏土混合制作,里面要涂一层草木灰,防止铁水粘在模具上。” 王铁匠指挥工匠们搭建模具,“锤头的模具要分上下两部分,等铁水冷却后,再拆开模具,取出锤头。”

铸造那天,冶铁厂热闹非凡。三个熔炉同时点火,工匠们轮流往炉里加煤和铁矿,火焰烧得冲天,映红了半边天。等铁水熔化成通红的液体,工匠们用特制的铁勺,把铁水一勺勺舀进熔池,直到熔池装满。然后,王铁匠亲自指挥,将熔池里的铁水缓缓倒入锤头模具中,铁水流动时发出 “滋滋” 的声响,冒出阵阵白烟。

“大家都离远点!小心烫着!” 王铁匠大声喊道,眼睛紧紧盯着铁水的流动,生怕出现偏差。叶青云也站在远处看着,手心捏着一把汗 —— 这是万斤锤最关键的一步,要是锤头铸造失败,后续的工作都得推迟。

铁水倒完后,需要冷却三天才能拆模。这三天里,王铁匠几乎寸步不离熔炉旁,时不时查看模具的温度,生怕冷却太快导致锤头开裂。第三天清晨,工匠们小心翼翼地拆开模具,一个乌黑发亮的巨大锤头出现在眼前 —— 锤头表面光滑,没有裂痕,尺寸跟图纸上的一模一样。

“成了!锤头成了!” 工匠们欢呼起来,王铁匠更是激动得老泪纵横,对着锤头连连拱手:“老天保佑!总算没白费功夫!”

叶青云走上前,用手敲了敲锤头,声音沉闷,说明质地坚硬。他笑着拍了拍王铁匠的肩:“好样的!接下来就是搭建滑轨和绞盘,咱们加把劲,争取早日试运转!”

三、滑轨绞盘齐搭建,万斤锤初现雏形

搭建滑轨的木柱需要埋得牢固。工匠们在锻打区挖了四个三尺深的坑,把楠木柱放进去,周围填满碎石和水泥,再用铁箍把木柱的顶部和中部加固,确保木柱不会晃动。然后,在木柱内侧装铁制的滑轨槽,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