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吴家堡兴建造药坊(3 / 4)
走到研磨区,看到张匠头正在打磨石碾,石碾的表面已经很光滑了,便说道:“张匠头,石碾要打磨得再光滑些,磨粉时才不会有杂质。”
张匠头应道:“叶大人放心!我会让兄弟们再打磨两天,保证磨出来的粉又细又干净!”
夕阳西下时,西坡的工地上依旧热闹。工匠们的号子声、锤子敲打声、车辆运输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首欢快的劳动之歌。孙大夫和柳姑娘并肩走在工地上,看着渐渐成型的作坊,孙大夫笑着说:“柳儿,你看,再过二十天,咱们的作坊就能用了,到时候咱们就能生产更多的行军散,帮到更多的人。”
柳姑娘笑着点头:“是啊,到时候我帮你整理药材,你研究新配方,咱们一起把作坊打理好。”
四、半月见雏形,细节打磨求完善
半个月后,制药作坊的雏形已经显现。西坡的空地上,一座青砖瓦房拔地而起,作坊的墙体已经砌好,屋顶的瓦片也铺了大半,通风窗整齐地排列在墙上,透着几分规整。
药材分类区的石槽已经安好,石槽用青石打造,表面光滑,旁边还挖了一条小沟,用来排清洗药材的废水;清洗区的石槽也快完工,靠近小溪的位置,还建了一个小水闸,方便控制水流;炮制区的灶台已经砌好,耐火砖的表面抹了一层水泥,光滑平整,烟囱斜着伸向天空,上面还盖了个小盖子,防止下雨漏水;研磨区的石碾已经摆放整齐,一共有五台大的石碾,两台小的石碾,石碾的旁边还放着竹筛,方便筛粉;储存室的石灰缸已经放进了角落,地面铺了青砖,还垫了一层木板,防止药材受潮;研发室的墙体已经砌好,门窗也安装完毕,就差铺屋顶的瓦片了。
孙大夫每天都泡在作坊里,对着每个区域细细检查,时不时让工匠们调整。这日,他看到储存室的通风窗留得有些小,便对王匠头说:“王匠头,这通风窗再开大些,不然空气流通不好,药材容易受潮。”
王匠头连忙点头:“好!孙大夫,我这就让人把通风窗改大些。”
孙大夫又走到研磨区,看到石碾的旁边没有放木凳,便说道:“张匠头,石碾旁边得放几个木凳,工匠们磨粉累了,能坐下歇会儿,不然一直站着,太累了。”
张匠头应道:“孙大夫想得真周到!我这就让人做几个木凳,放在石碾旁边。”
柳姑娘也没闲着,她带着几个姑娘,在药材分类区整理刚运来的药材。这次运来的药材很多,有当归、川芎、防风、白芷、甘草,都是制作行军散的常用药材。柳姑娘一边挑拣药材,一边教姑娘们分辨药材的好坏:“你们看,这当归要选颜色棕红、断面有油润光泽的,这样的当归药效好;川芎要选个大、质坚实、气味浓的,杂质多的就挑出去。”
姑娘们听得认真,时不时提问:“柳姑娘,这个白芷看起来有点发黑,是不是坏了?”
柳姑娘拿起白芷,闻了闻,说道:“这个白芷是受潮了,药效会打折扣,挑出去,放在一边,以后用来做熏香,别浪费了。”
叶青云这日去作坊时,正好看到柳姑娘教姑娘们分辨药材,便笑着走过去:“柳姑娘,辛苦你了。有你帮忙整理药材,孙大夫也能省不少心。”
柳姑娘连忙起身行礼:“叶大人客气了,这是我应该做的。能为作坊出份力,我也很高兴。”
孙大夫从研发室走出来,手里拿着一张药方,笑着对叶青云说:“叶大人,你来得正好!我刚改进了行军散的配方,加入了些薄荷和艾叶,既能驱蚊虫,又能提神,你看看怎么样?”
叶青云接过药方,仔细看了看,点头道:“好!这个配方好!夏天士兵在山里巡逻,蚊虫多,加入薄荷和艾叶,正好能派上用场。等作坊建好,就先按这个新配方试生产一批,看看效果。”
五、坊成待投产,展望未来谋长远
一个月后,制药作坊终于建成了。这座青砖瓦房的作坊,占地约一亩,分成了六个区域,从外到内依次是:药材分类区、清洗区、炮制区、研磨区、成品区(储存室和包装室)、研发室。作坊的墙体高达一丈五,墙上装着整齐的通风窗,屋顶的瓦片排列得严丝合缝,门口挂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 “吴家堡制药坊” 五个大字,字体苍劲有力,是叶青云亲手写的。
开业前一日,叶青云、孙大夫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