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都乐论道邀良医(2 / 3)

加入书签

要帮助的人。您去了那里,不仅能施展医术,还能将您的医道传承下去,让更多人懂得‘治病救人’的道理 —— 这比在都乐镇守着一方医馆,意义更大,您觉得呢?”

孙大夫沉默了,手指轻轻摩挲着诊桌的边缘。他在都乐镇待了三十年,这里有他熟悉的百姓,有他经营多年的医馆,要说舍得,是假的;可玄机子的话,又戳中了他的心事 —— 他年轻时也曾想过,要去更多地方,救更多人,只是后来被家庭、被熟悉的环境困住,渐渐没了当年的闯劲。

“道长的话,我明白。” 孙大夫叹了口气,“只是我在都乐镇待了这么久,这里的百姓离不开我,医馆也离不开我……”

“孙大夫放心,都乐镇的百姓,您可以推荐可靠的徒弟或同行接手您的医馆,继续为他们治病。” 玄机子道,“至于您的顾虑,我可以保证,吴家堡会为您建一座最好的医馆,药材、人手都由青云负责,您只需专心行医、传艺即可。而且青云说了,等以后条件成熟,还会帮您在更多地方建医馆,让您的医道传遍大夏 —— 这难道不是您行医多年,最想看到的吗?”

孙大夫的眼神渐渐亮了起来,他想起年轻时的理想,想起那些因为缺医少药而丧命的百姓,心中的犹豫渐渐消散。就在这时,门外传来脚步声,叶青云抱着小白狐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一个布包。

三、青云谈外科,妙法引共鸣

“孙大夫,玄师父。” 叶青云走进来,笑着举起手里的布包,“我今日带了些东西,想跟您聊聊外科伤病的处理方法,说不定能给您提供些新思路。”

孙大夫连忙点头:“叶公子客气了,咱们互相探讨,谈不上请教。”

叶青云将布包放在桌上,打开一看 —— 里面有一瓶煮沸过的烈酒、一卷干净的蚕丝线、一把磨得锋利的小剪刀,还有一些晒干的艾草、蒲公英。“孙大夫,您看,咱们行军或劳作时,最常见的就是外伤,比如刀伤、摔伤,若是处理不好,很容易感染、化脓,甚至危及性命。我之前在吴家堡,见民工受伤,只是用布条随便包扎,很多人因此落下病根,便想了些办法,您帮我看看是否可行。”

他拿起那瓶烈酒,解释道:“这酒是用高粱煮过的,煮沸能杀死酒里的‘秽气’(细菌),用干净的布条蘸着烈酒擦拭伤口,就能防止伤口被‘秽气’侵袭,减少感染的可能。您平时用艾草、蒲公英煮水消毒,道理是一样的,只是烈酒更方便携带,适合行军。”

孙大夫眼前一亮,拿起酒瓶闻了闻,点头道:“烈酒性烈,确实能杀菌消毒,而且携带方便,比煮草药水更适合应急 —— 这个方法好!”

叶青云又拿起蚕丝线和小剪刀:“若是伤口较深、流血不止,只用布条包扎是不够的,需要将伤口缝起来。这蚕丝线是用开水煮过的,干净无菌,用小剪刀将伤口周围的烂肉剪掉,再用针线将伤口对齐缝合,这样伤口愈合得更快,也不容易留疤。我还发现,用艾草灰撒在缝合后的伤口上,能止血、消炎,效果很好。”

他一边说,一边用布偶模拟伤口,演示缝合的方法:“缝合时,要从伤口的一端开始,针脚要均匀,不能太密,也不能太疏,太密会影响伤口透气,太疏会缝不牢。缝好后,用干净的布条包扎,每天用烈酒擦拭一次,换一次药,很快就能愈合。”

孙大夫聚精会神地看着,时不时点头,还拿起蚕丝线仔细观察:“这个方法我以前在古籍里见过,说是‘线缝法’,只是没有具体的操作步骤,也不知道用什么线、怎么消毒。叶公子你说的用开水煮线、用烈酒消毒,真是解开了我多年的疑惑!”

玄机子在一旁笑着说:“孙大夫,您看,青云虽不是医者,却能从实际需求出发,想出这些方法。您若是去了吴家堡,有更多的病例让您研究,有青云支持您的医馆和药材,您不仅能完善这些外科方法,还能研究更多新的医术,救更多人 —— 这难道不是您最想做的事吗?”

孙大夫看着叶青云真诚的眼神,又想起玄机子的话,心中的最后一丝犹豫也消失了。他站起身,对着叶青云和玄机子深深鞠了一躬:“叶公子,玄道长,二位的心意,在下明白了!能去吴家堡,建医馆、传医术、救更多人,是在下的荣幸!我同意了!”

叶青云大喜过望,连忙扶起孙大夫:“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