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民意如潮(1 / 2)

加入书签

追溯前尘,林氏外戚之所以势大,乃是先帝修道昏聩所致。

先帝热衷修道,大兴宫苑、穷尽土木,遭到群臣反对,唯独太后温柔小意,与几个口蜜腹剑的佞臣拥护。

太后出身卑贱,原先是大户人家的妾室,出逃后在街头卖艺为生,后来遇到了储君身份的先帝,而后入宫步步为营,排除千难万阻,最终登上了皇后的位置,又因无子,根基未能稳固,彼时也唯赖先帝的恩宠。

先帝为了更改她的出身,稳固她的后位,当然,也为了拉拢拥护他修道的近臣,大肆放纵培植林氏党羽。

当然,太后本身也极有野心,更具备政治手腕,她经手政务之后,大梁一改先帝荒废朝政多年的颓势,海晏河清,隐有中兴之势。

先帝不喜理政,政务便多由太后辅佐,起先只是代他拟朱批,先帝晚年病重之后,迷恋永生不老之术,更是全权放手交由林氏掌权,为了堵住悠悠众口,更是留下了一道圣旨。

即太后手中的圣旨,如今成了她的尚方宝剑!

太后一声勾起薄凉如冰刃的笑意:“若皇帝有失体统,失道于心,朕手中的圣旨由可施天宪之威!”

此话一出,几位老臣语塞。

台下肃国公捋了捋髭须,挺直了腰身。

太后再度下令:“拖下去,杖毙!”

紧接着便是潘令宁的挣扎,她拼尽最后一丝气力,嘶声呐喊,声音却因绝望而喑哑。

“太后娘娘,您贵为圣母,岂可纵容林氏外戚暗筑鬼樊楼,掳掠良家,草菅人命!难道不怕天理昭昭,报应不爽?陛下……陛下……哈哈……”

她惨笑着,目光扫过那沉默的御座,扫过噤若寒蝉的群臣,“枉这白日青天!竟比炼狱还要污浊,泱泱大梁,竟无一人敢主持公道,难怪延朔党……啊——啊——”

凄厉的控诉戛然而止,紧接着,殿外广场上,响起沉闷骇人的杖击皮肉之声。

一声声,敲在崔题心头,每一声闷响,皆让他心如刀割,他朝皇帝拱手:“陛下!”

皇帝此时抿着薄唇,却又是一言不发。

崔题只得对太后揖拜:“太后娘娘!纵使庶民万死,然当庭杖毙于万国使节、满朝文武之前,传扬出去,恐伤及圣母清誉,有损国体!”

“清誉?”太后仿唇角讥诮,目光扫过几位老臣,“先帝尚在之时,朕的名声,不早已被尔等老臣糟践殆尽?朕何惧之有?”

几个大老臣气得指鼻子斥骂:“妖后!先帝遗诏是让你匡扶社稷,不是让你倒行逆施,祸乱朝纲!”

“请太后娘娘三思!”

“请太后娘娘勿忘祖训,后宫不得干政!望三思!”

新党与部分中立官员再也按捺不住,群情激愤,纷纷出言强谏!旧党亦不甘示弱,厉声反驳!

嗡嗡争执声再度响起,传荡大殿,偌大的大庆殿又沦为党争之地。

皇帝反而做壁上观,看着你来我往,两方谁更具优势。

经年累月的党争,兼之延朔党挑拨,大梁的朝廷,已然成了笑话。

崔题忍无可忍,不打算再忍,便放出杀手锏,忽然朝高声质问太后:“太后娘娘,纵使不顾及名声,难道也不顾及雄、保二州拱手让人么?”

一听雄保二州,似睡虎拔须,林太后陡然侧目,眯眼盯着崔题。

崔题道:“鬼樊楼若不彻查,这幢案子屡屡提起,已成为朝廷群臣构陷源头,边疆更是异动,雄保二州首当其冲,若是此二州不保,大梁的江山危矣!难道太后竟连大梁的江山也可不顾?不过一桩案子而已,若林氏清白,太后娘娘又惧怕什么?”

崔题此前收到卫齐的密函,夙期山庄居然在保州,可见雄保二州应当是延朔党的据点,而并非江东!

林氏掌控雄保二州,必然跟延朔党暗中勾连,且恐达成了某种目的。因而雄保二州对林氏而言万不可失。

若北疆战乱,皇帝趁机褫夺林氏兵权,归还杨家军,他们失去了雄保二州,断了与延朔党勾连的据点。若皇帝迫于压力不敢褫夺兵权,北契蹄铁亦可趁南廷内乱之时,挥师南下,届时失去了雄保二州,林氏便如同弃子一般了,延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