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三司会审(1 / 2)

加入书签

此案由军巡铺报官,联合开封府衙役一同缉捕,又兼有皇城司逻卒作为内应,当天便以雷霆之势捣毁鬼樊楼暗庄。

除却闻风逃走的赵九娘等人,前后五天,开封府及逻卒厢兵逮捕歹人一百余人,又陆续从庄中释放横遭掳掠的七八百名女子!

而且如此无法无天的暗娼窠,竟潜伏在皇宫城北冬狩猎场的于连山,离京城不出三十里地!

天子脚下蠹虫根生,实在骇人听闻,瞬间轰动京师!

林氏外戚便是只手遮天,也填不平民愤汹涌,且此案有皇城司逻卒潜伏内应,已上达天听,林氏自知纸包不住火,便连环推出多名替罪羊,层层割席,企图断尾求生。

可潘令宁和阿蛮不依不挠,誓要趁着上下齐心,万众瞩目之时,彻底捣毁鬼樊楼,彻底揭露林氏外戚多年的恶行!

为此,阿蛮不惜暴露影卫的身份,当庭呈供自己潜伏鬼樊楼和暗庄一年,收集来的所有罪证。

而潘令宁亦作为直接受害证人,更是不惜声泪俱下,众目睽睽之下披露自己横遭羞辱的细节,也要把庄子背后的势力连根拔起。

案子由三法司结合开封府会审,一连庭审一月有余。

崔题心系案情,可他的身份又无缘由直接插手,且他回京后伪装吊儿郎当、郁郁失志的模样已趋深入人心,如果此时突然对一个跟林氏旧党有关的案件莫名上心,难免惹人生疑。

他只能凭借上下朝之便,凑近仪同开封府王越相公稍稍打听,亦或者让李青白日里去旁听会审。

说到底,他还是担心潘令宁的遭遇,好歹同船入京一月有余,他也做不得全程冷漠。

可他也想不明白,潘令宁未经风雨,那般不谙世事的模样,怎么就和皇城司的女卒联手,捅破了林氏横行霸道,为患多年的法度特权?

李青回来时带来消息:“明日潘小娘子出庭作证,验示伤口,或许阿郎亲应当亲自去看看?小的实在不知……该如何描述……”

李青难以启齿,但更多的是怜惜及愧疚之意。

崔题有些意外:“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

“也没有,只是小的,没见过像潘小娘子……这般的女子!”

他甚至找不到恰当的词形容。

鉴于李青神情复杂,崔题也的确十分上心,便决定破例一回,去开封府旁听会审。

也正是见了潘令宁作证的模样,他才明白了李青复杂的心境。

潘令宁跪在堂中,一身素青葛布褙子,搭配浆洗得发白的三裥裙,墨发如云,不着钗饰,打扮得十分简朴,可难掩清丽出众的姿色。

她仪容不变,可身形相较于两月前,明细清减了许多,而她慷慨陈词、跪得笔挺,不卑不亢的模样,与两月前崔题对她的印象也截然不同。

潘令宁控诉:“鬼樊楼的魔爪,又何止仅盘亘京都?两月前,民女尚在歙州筹划入京,便已在驿站横遭劫掠,入了京师,更是被乳娘及林府家丁大庭广众之下捆缚掳走。而民女的未婚夫,今年的春闱一甲第五名的新科进士温巡,亦受林府胁迫,做了榜下赘婿。民女被拐卖入庄子后,庄中的老鸨赵九娘多次提到‘林公子’,手段及其残忍。请问这个林公子是否与贵戚林氏有关,难道民女身上种种遭遇,只可称为巧合?

“便是有人巧舌如簧,称之为巧合,难道皇城司阿蛮提交的供证多次指向林府,也可以狡辩割席?而民女遭林氏家丁当街掳掠,在庄中遭遇非人折磨羞辱等等,尚有累累伤痕在身,难道也可以视而不见?”

“小娘子,你自称遭遇羞辱有伤在身,可前几日请稳婆来验,你尚是处子,并不能指证。如今御史台、刑部和开封府皆在此,三堂会审,你是否还愿意验明伤口?”

开封府门口围观的百姓指指点点,从来涉及女子清白的案件多引人遐想,而鬼樊楼一案涉及女子众多,会审复杂,所有证人都需要一次次出庭作证。

也便意味着,证人需要一次次把自己的清白、尊严袒露在公众面前,接受看似公正,实则无情的审判。

因此许多女子选择隐蔽退缩,宁可放弃追诉,让歹徒逍遥法外,亦或者走极端自戕,也要保留自己的清白。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