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零七章 休整(二合一)(1 / 4)

加入书签

次日上午,李徽和周澈在众人的陪同之下慰问信都之战东府军众将士。

城中心清理出来的大片空地上,上万信都参战兵马屹立在废墟之间,一个个腰背挺直,神情坚毅。

李徽站在高处,向众将士发表了讲话。

“诸位将士们,你们是好样的。信都之战,你们展现了东府军无畏的勇气,完成了艰巨的任务。没有你们攻下信都,坚守信都,此次北伐便将功败垂成。你们无愧于徐州千万百姓的期待,无愧于东府军之名,无愧于徐州子弟的荣耀。你们在此战之中表现出的英勇和坚强,乃是东府军上下的楷模,是所有人都敬佩的精神。信都之战,诸位以鲜血和勇气铸就了丰碑,将扬名天下,彪炳史册。我李徽,代表徐州千万百姓,东府军数十万将士感谢你们的付出和牺牲,并向你们致敬。”

“……胜利固然是令人喜悦的,但当此之时,我们不能忘了那些阵亡的将士们。信都之战,你们朝夕相处的战友们牺牲了不少,那都是我徐州好儿郎,如今抛洒热血长眠沙场,令人悲痛不已。我们要永远缅怀他们,记住他们。他们虽战死,但英名永在。他们的人不在了,但是精神永存。我们活着的人,要继承他们的精神,继承他们的遗志,要明白他们为什么而死。告慰他们最好的方式不是哭泣,不是悲伤,而是要走完他们没有走完的路。莫忘了我们的目标,保护我们的父母妻儿,保护徐州的父老乡亲,保护我们所建设和拥有的一切。乃至,解救天下百姓之困苦,令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所有人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要铲除一切暴虐残害百姓之徒。不管他躲在何处,不管他身居何位,我们都要将他们消灭,还天下以清平乐土。这便是我们东府军的目标,这便是我们为之奋斗流血牺牲的动力。”

“……诸位将士,道阻且长,长路漫漫。也许我们还会遇到如信都这样的艰难时刻,也许在未来的征途之中,我们当中还有人会牺牲在沙场之上。包括我李徽在内,包括所有人在内,都可能会死去。但请记住,为了开万世之太平而死,那是崇高光荣之事,那是至高无上的荣耀。”

所有的东府军将士,包括在场的苻朗周澈等人都听得清清楚楚。在李徽激昂的话语之中,他们的情绪起伏着,从胜利的喜悦到巨大伤亡的悲哀,再到为了崇高目的而死的欣慰。每个人对自已的行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回想过去数日的黑暗寒冷的日子里,支撑他们能够坚持的不光是严格训练所养成的纪律和体魄,更重要的是抱守着为徐州而战,保护父母妻儿徐州父老的信念。这些年不断被强化的东府军的思想体系,其实早已潜移默化的进入了每个人的内心之中。在最艰难的时刻,成为了支撑他们的最为强大的内心动力。只是许多人并没有察觉罢了。但那些东西已经生根发芽,已经牢牢的占据了内心深处的位置。从东府军最开始的理念开始,十余年风风雨雨,已经坚如钢铁。

只是,人的肉体终究是脆弱的,所以才有了许多人绝望崩溃的情绪。但他们表现出来的却是同敌人同归于尽的行动,而不是叛逃和投降。这便是内心之中的东西在支撑。只是这一点他们还没有意识到罢了。

对于一旁的苻朗和周澈而言,他们的心情也是激动和惊讶的。和兵士们的感受不同的是,这是他们第一次完整的窥见了李徽心中的真实想法。

在数年之前,徐州众人便认为李徽当出兵自立,争霸天下。但是李徽一直没有表态,不肯做出决断。近些年,李徽已经开始了行动,但从未在言语上完整的表达过争霸天下的想法,也只是以保卫徐州为借口。在行动上,也只是小心翼翼,不肯越雷池一步。比如当初明明可以留在京城,但李徽却选择了撤军,便为很多人所不解,并因此生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和抱怨。

但今日,李徽在面对信都之战的将士们的时候,他说出了心中之言。

‘要铲除一切暴虐残害百姓之徒。不管他躲在何处,不管他身居何位,我们都要将他们消灭,还天下以清平乐土。’

‘开万世之太平。’

这些话已经很明确的表达了他的目标。那便是要争霸天下,铲除一切势力,建立太平盛世。这样的目标是第一次公开的表述,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出来。那说明,李徽已经下定了决心。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