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9章 摊牌,新的战术(2 / 3)

加入书签

始了一场无声的“清扫”。

一个个背景可疑、言行不一的人员,被秘密地进行审查和甄别。

张合,正在用他自已的方式,加固着这个堡垒的每一块砖,每一寸墙。

他知道,真正的决战,还没有到来。

而当它到来时,将会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加残酷,也更加致命。

张合的这番话,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块巨石,为独立旅的未来,指明了方向。

一场轰轰烈烈的、以“保卫胜利果实,建设模-范根据地”为核心的大生产和整风运动,在整个太行山地区,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战士们暂时放下了手中的步枪,换上了锄头和锤子。

太原城外的荒地上,机器的轰鸣声日夜不息。在苏联专家的帮助和兵工厂原有工程师的努力下,一条条新的生产线正在被建立起来。张合的目标很明确,他不仅要实现弹药的自给自足,更要在这片被战火蹂躏的土地上,建立起属于自已的、完整的军事工业体系。

而在根据地的深处,赵刚领导的政治部,也开始了一场无声的“清扫”。吴铭仁事件像一根毒刺,深深地扎在了根据地所有干部的心头。他们意识到,随着独立旅的壮大,敌人渗透和腐化的手段也必将无孔不入。一支思想上不纯洁的军队,远比一支装备落后的军队更危险。

一个个背景可疑、言行不一的人员,被秘密地进行审查和甄别。这场整风,并不追求肉体上的消灭,而是重在思想上的教育和挽救。赵刚亲自主持了多场学习班,他用最朴素的语言,向那些新加入的、来自不同阶层的战士和干部,阐述着一个最基本的道理:我们为谁而战,我们为何而战。

张合,正在用他自已的方式,加固着这个堡垒的每一块砖,每一寸墙。

他知道,真正的决战,还没有到来。

而当它到来时,将会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加残酷,也更加致命。

北平,华北方面军司令部。

多田骏同样在等待。

“千面”和吴铭仁的相继失败,让他彻底放弃了从外部寻找战术机会的幻想。他像一头经验丰富的老狼,收起了自已所有的爪牙,将目光投向了更长远的未来。

他没有因为太原的平静而放松警惕,恰恰相反,他从这份平静中,嗅到了一股更加危险的气息。

“张合在练兵,在屯粮,在加固他的巢穴。”在一次高级军事会议上,多田骏对着地图,冷静地分析道,“他像一只聪明的熊,在为即将到来的严冬,储存着脂肪。他知道,我们不会让他安稳地度过这个冬天。”

野村贤次郎低头道:“司令官阁下,我们是否要加强对山西的经济封锁?切断他们与外界的一切联系?”

“封锁?当然要封锁。”多田骏冷笑一声,“但仅仅是封锁,还远远不够。对于一只准备冬眠的熊,最好的办法,不是在洞口堵住他,而是在他最肥壮的时候,用最锋利的刀,一刀刺穿他的心脏。”

他猛地转过身,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疯狂的、策划者的光芒。

“命令!方面军参谋部,立刻启动‘铁钳’作战计划的制定工作!”

“铁钳”作战,一个光听名字就让人不寒而栗的计划。

多田骏的马鞭,在巨大的华北地图上,划出了两条粗重的、血红色的进攻箭头。

一条,从北平、保定一线出发,集结方面军最精锐的两个师团和全部的装甲力量,由北向南,如同一把烧红的铁钳,直插太原的咽喉——忻口。

另一条,则从河南安阳、新乡一线,集结另外两个师团和方面军直属的重炮旅团,由南向北,沿着同蒲线,如同一把淬毒的匕首,直扑临汾、太谷。

“南北对进,中心开花。”多田骏的声音,在死寂的指挥部里回响,“我要用四个主力师团,超过十万人的兵力,将整个山西,像一个核桃一样,从中间夹碎!我不要扫荡,不要清剿,我只要一个目标——太原!”

“这一次,我不会再给他任何玩弄计谋的空间。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阴谋诡计,都将变得苍白无力。”

“命令!”他的声音陡然拔高,“所有参战部队,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