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集 韦武合谋(2 / 6)
任意颠倒黑白。
中宗继承父风,自来便唯皇后之命是听,于是便加慧范为银青光禄大夫,赐爵上庸县公;并任其又如冯小宝当年,随意出入宫掖,秽乱内苑。
同时更有术士郑普思、尚衣奉御叶静能,皆以妖妄幻术迷惑中宗。
普思得为秘书监,静能拜为国子祭酒。
桓彦范上书谏奏,坚持不可重用此等僧道妄人。
中宗非但不听,反赐普思、武三思、武攸暨铁券,如非反逆重罪,各恕其十次死刑。
众臣见中宗不能中兴大唐,反而听任武三思与韦后日夜谮害忠臣,又纵容胡僧妖道惑乱朝政,由是未至期年,反而怀念武皇则天时代。
因敬晖等皆都坐贬被杀,朝堂正直之士亦便为之一空。
神龙二年,魏元忠自端州还亦,复为宰相,因见朝中污浊情状,亦不复犯颜强谏,惟知与时俯仰,随波逐流,以致中外失望。
朗朗乾坤,自有忠臣。
酸枣尉袁楚客见此,致书魏元忠道:主上新服厥命,惟新厥德,公为宰相当进君子,退小人,以兴大化,岂可安其荣宠,循默而已!
以下官观之,朝廷今有十失。
不早建太子,择师傅辅之,此一失也。
使公主开府,设置僚属,此二失也;崇长缁衣,使游走权门,借势纳赂,此三失也;俳优小人盗窃品秩,此四失也;有司选进贤才,然皆以货取势求,此五失也。
宠进宦者,殆满千人,为长乱之阶,此六失也;王公贵戚赏赐无度,竞为侈靡,此七失也;广置员外官伤财害民,此八失也;先朝宫女得自便居外,出入无禁,交通请谒,此九失也;左道之人荧惑主听,盗窃禄位,此十失也。
凡此十失,君侯不正,谁正之哉!
魏元忠观罢其书,亦只向袁楚客愧谢而已,并无丝毫改观之意。
自韦月将之案后,武三思深恶宋璟专与自己作对,遂趁便上书劾奏,贬其出为检校贝州刺史。
韦后则先命广州都督周仁轨于秋分次日杀害韦月将,后请加封周仁轨为镇国大将军,充五府大使,并赐爵汝南郡公。
周仁轨入朝谢恩,韦后当时于帘后听政,遂隔帘向其下拜,并呼为义父大人。
画外音:皇后之父,便是豫州刺史韦玄贞,被武皇流配钦州而卒。
韦玄贞死后,钦州蛮酋宁承基兄弟逼取其女,韦妻崔氏不肯,便被宁承基杀之,并杀其四男韦洵、韦浩、韦洞、韦泚。
中宗复位,诏命广州都督周仁轨擒杀宁承基,以报岳父及诸妻舅大仇。
周仁轨遂率举州之兵二万征讨,擒斩宁承基等人于海上,并杀掠其部众殆尽。
韦后感激周仁轨大恩,故此屈尊陋帘下拜,以父事之。
及韦后事败,周仁轨复以同党被诛,按下不提。
秋七月,中宗册立卫王李重俊为皇太子。
李重俊个性聪明果断,而东宫官属各率贵游子弟,多为不法之事。
左庶子姚珽乃前宰相姚璹之弟,屡次进谏,太子皆不肯听。
中宗欲还西京长安,乃以李峤为中书令,左散骑常侍李怀远同中书门下三品,充东都留守。
武三思见此,便欲趁机独霸朝纲,踢除五王势力,以图恢复武氏昔日辉煌。
于是暗令心腹撰写檄文,尽书皇后各种不堪秽行,自然须将自己与其奸情隐去;然后悬榜于天津桥上,说此等淫妇岂堪为国母,请天子即将皇后废黜。
洛阳令得其檄疏,送至宫内。
中宗观之大怒,命御史大夫李承嘉穷核其事,务必迅查出背后主使之人。
其后未久,李承嘉便仰承武三思意旨,入宫密奏:臣已经查实,此檄是为敬晖、桓彦范、张柬之、袁恕己、崔玄暐五人不服贬黜,暗地使人为之。
其文极尽造谣污蔑之能,以无中生有之事,虽云是为废后,实谋大逆,请族诛之。
中宗念及五臣拥立光复大功,闻言半信半疑。
武三思亦恐仅凭此伪檄,不能使天子坚信,更难下杀伐决心。
遂又唆使安乐公主屡进谮言于内,侍御史郑愔更率众臣上书于外,奏请诛杀五臣。
如此内外施压,又兼韦皇后整日哭闹不休,中宗李显招架不住,催命法司结竟此案。
大理丞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