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集 邓氏遗祸(2 / 8)

加入书签

访求葬地。

袁安奉命出城,在路上碰见三个书生同行,形容打扮俱都各别。

三书生见到袁安,问其何往,袁安据实以告。

书生相视一笑,于是随手指向一处林地,对袁安道:你若葬父于此,家族当世任上公。

袁安顺其所指看去,及至回头,那三个书生却都转瞬不见。

袁安大为奇异,就依其所指,葬父于此。

其后袁安入仕,累迁升至司徒,果然位列上公。

闪回结束,袁敞领旨谢恩,就任司空。

画外音:袁敞后继嫡孙袁汤官至太尉,曾孙袁逢、袁隗分别担任司空及太傅。

汝南袁氏四世皆居三公之位,因而被称为“四世三公”

,与弘农杨氏齐名朝野,势倾下。

字幕:元初四年,太史令张衡改造浑仪。

中郎将任尚派遣当阗种羌榆鬼等人刺杀杜季贡,又募效功种羌号封刺杀零昌。

同年冬,任尚率诸郡兵马与马贤并进北地,进击狼莫。

镜头转换,陇西凉州。

马贤率军先到安定,被狼莫派兵迎击,大败逃走。

任尚挥军进至高平,正遇马贤逃至,于是合兵并进。

狼莫撤退,汉军乘势进逼北地。

两军相持六十余日,战于富平,汉军大破羌人,斩五千余级,救还被羌人所虏略汉胡男女千余人,牛马羊等十万头。

狼莫大败,率领残部远逃荒漠。

西河虔人种羌闻狼莫败绩,率万余部众投降度辽将军邓遵,陇右就此再次平定。

是年中郎将尹就因不能平定益州,坐征抵罪。

东汉朝廷以益州刺史张乔领其军屯,招诱叛羌,羌人稍稍降散。

与此同时,又有辽西鲜卑边休聚众叛汉,烧绝边塞城门,入塞抄掠汉人百姓。

乌桓大人于秩居等与边休原有宿怨,遂与汉朝郡兵联合进攻边休,斩一千三百级,俘获其生口牛马财物以归。

元初五年,度辽将军邓遵收买上郡羌族全无部落雕何,终于刺杀狼莫,羌乱告平。

画外音:自从羌人聚众起兵反叛以来,十余年间,汉廷军费开支共计二百四十多亿,国库为之枯竭,汉室由此由盛转衰。

十余年羌乱,边疆及内地百姓死亡人数不可胜计,并、凉二州因此空虚衰败。

零昌、狼莫死后,羌族各部逐渐瓦解,三辅及益州不再有战争警报。

羌乱既平,度辽将军邓遵振旅班师,归还京都。

朝廷叙功,因邓遵乃是邓太后从弟,故赏赐从厚,封为武阳侯,食邑三千户,其余诸将赏赐有差。

任尚欲与邓遵争功,于是虚报斩杀羌人数量,又接受部将贿赂,贪赃一千万钱以上。

十二月十八日,任尚贪枉之举被人告,上报朝廷。

太后大怒,命用囚车征召任尚到京,在闹市斩弃市,没收全部财产。

族人不服,因具折上奏,为任尚鸣冤。

其疏略云:

家主任公,早年效力于大将军窦宪,颇具将帅才能,能征惯战,智谋百出,战功赫赫。

永元四年后,相继擒杀北匈奴单于于除鞬,大败南匈奴逢侯单于,在西域击退叛乱诸国联军进攻,击溃羌族烧当部落、先零部落反叛内侵,为汉朝边疆安定起到重大作用,厥功甚伟。

虚报歼敌人数,接受部将贿赂等罪,查无实据;且因此过而被刑诛,实为千古奇冤!

邓太后览疏怒甚,亲笔诏复:任尚靖边,实有战功,朝廷因此不次擢升,使为西域都护。

然其先前依附窦宪,本在清算之列,侥幸成为漏网之鱼;后又拒纳前任都护班劝告,挑起羌族之乱,最终断送西域和平,致使朝廷元气大伤。

任尚之死,不亦宜乎?

任尚族人拜领诏书,仔细品味其中言辞,不由大愧,无语以对。

镜头转换,按下西北羌乱,复西南蛮变。

诸羌之乱,多年兵戈不止,烽火不息,导致军费浩繁,国家财政不敷支用。

东汉朝廷由此只得下诏,对蜀郡及永昌郡蛮族加重赋税,西南诸夷民不聊生,苦于劳役不止。

时有越嶲卷夷大牛种部落酋长封离,为反抗繁重赋役揭竿而起,率众诛杀遂久县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