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洛京三卫五营八门(1 / 2)

加入书签

第343章洛京三卫、五营、八门(第12页)

大顺洛京禁军,含括了内三卫与外五营。

这内外之分,其实是依宫墙而论。

三卫,即羽林卫、金吾卫和虎贲卫。

这禁军内三卫,与一众沙场遗孤所担任的宿卫郎将,合计近万人,历来负责卫戍洛京宫城,拱卫圣御銮驾,乃天子亲军。

五营,即射声营、长水营、步兵营、越骑营、屯骑营。

近两万人的禁军外五营,是中央朝廷一贯用于平乱地方、征伐不臣的嫡系精锐。

禁军三卫五营与洛阳城门八校尉所部城卒,共同组成了洛阳外城的防卫力量。

这些就是大顺洛京城内的全部常备军力。

曾几何时,镇东将军刘世理率虎牢大营新军出征南下。

其实也算是,顶替了禁军五营的平乱之职。

为此,禁军五营将校彼时怨声载道,上奏陈情者比比皆是。

毕竟武官们但凡想要加官进爵,出人头地。

除了阿谀奉承,论资排辈更离不开实打实的战功,用来增光添彩。

而平倭,在禁军眼中本就是白捡的军功。

时至今日,随着南方尸疫血淋淋的真相逐渐在朝堂得到揭露,风向又变了。

禁军五营上下两万人,有一个算一个,无不暗自庆幸。

他们都恨不得给已故的悬河公刘世理,每日多烧上几束贡香,只为谢他昔日无心插柳的活命大恩。

护军将军霍绥远,他兼领的京都守备要职,其实就是将洛京城门八校尉所部城卒拨与他麾下统辖。

御驾西狩,如鸟兽散,可这偌大的洛京宫城总得有人戍卫。

在离京之际,洛京禁军之中不得不抽调出一营,以待守宫留用。

必须有这么一支禁军主力留驻,充作太傅霍文稳定关东局面的臂助。

简而言之,就是得挑出一营不能一起随驾西狩,去川蜀躲灾的倒霉鬼。

谁走,谁留?

越骑营,是一支三千之数的骑兵,包含了一部分轻兵斥候与弓骑兵。

此营由一位越骑都督统领。

下辖三名越骑中郎将,各将兵千人。

再下则有六名越骑校尉,各将兵五百。

最后是越骑都尉三十,各将兵百人。

越骑营兵士大多着中型甲,即精良扎甲与鱼鳞甲皆有,另配以少量轻便皮甲。

作为大顺洛京为数不多的高机动兵力,他们早已经提前被派往蜀地,一路接手沿途的关隘城防,为西狩御驾开道。

所以,越骑营早就不在洛京了。

屯骑营,是一支约有一千八百之数的重骑兵,甲骑具装,可称得上是天下最锐之师,难有出其右者。

毕竟除了大顺朝廷,谁也养不起这样奢费甚巨的一支具装精骑。

此营由一位屯骑都督统领。

下辖屯骑中郎将三名,各将兵六百。

再下则有一十八名屯骑校尉,各将兵百人。

最后是屯骑都尉三十六名,各将兵五十。

屯骑营兵士皆着重型甲,即防护周全无漏的明光铠,另覆有面甲防箭,手持矛槊。

这般兵士下放到地方,皆军中百人将也。

胯下更有塞外良驹,披挂马铠一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43章洛京三卫、五营、八门(第22页)

作为大顺王朝最为精悍的一支嫡系力量,他们是护卫御驾西狩的不二人选。

所以,屯骑营不可能留京。

这张压箱底的绝对王牌,还远远不到该打出去的时候。

步兵营,听起来似是比较普通。

但实际上,这是禁军五营中编制数额最大的两营之一。

它的前身是太祖刘裕麾下赫赫有名的武威铁人队,是一支善于阵战、攻坚对垒的重装步卒。

如今,它是一支足有六千人的重步兵序列。

此营由一名武威都督统领。

下辖六名武威中郎将,各将兵千人。

再下则有一十二名武威校尉,各将兵五百。

最后是足足六十名武威都尉,各将兵百人。

作为随驾护送的步队主力之一,步兵营自然是不可或缺,留京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