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昭然若揭(1 / 2)

加入书签

第152章昭然若揭(第12页)

自古以来,得人心的不只是真诚。

更多的是套路。

更何况是后世汲取了历史教训,总结出来的套路?

很显然,在这座尸疫横行的死城里,求活的方法绝不止两种。

起码南坊那个叫王二的军户,已经实践了独自猎杀尸鬼,也算是一条血路。

李煜端坐不动,目光平静地落在赵琅纠结的脸上,心中却是一片了然。

当生路只剩下两条,一条看似轻松却暗藏毁灭,另一条充满艰辛却有一线生机时。

人的本能便会驱使他们去权衡那条‘可行’之路的利弊,而忽略了去质疑‘为何只有这两条路’这个问题本身。

这无关聪慧,只是人性。

而此刻,这人性,便是他为赵琅精心打造的、无形的牢笼。

班头赵怀谦心惊肉跳地瞧着陷入沉思的家主。

他的一颗心,刚刚落下,又被高高悬起。

他此刻,无比后悔自己为何要出现在这里!

为何要听到这些足以要了他性命的谈话!

家主的沉思意味着什么?

是犹豫吗?

还是在权衡利弊?

这其中的分寸,真是让人难以分辨。

赵琅沉吟不语,枯瘦的手指在桌面上有一下没一下地摩挲着。

那轻微的摩擦声,在赵怀谦听来,却像是催命的鼓点。

他感觉自己的心脏律动,都仿佛在跟随家主的手指同步跳动。

许久,赵琅才开口道。

“贤侄所言,确是有理。”

“不过”

赵琅话锋一转,语气中带上了几分浓重的无力感。

这种四邻互助的法子,抚远县内,甚至就在这衙前坊内,真就没人想到过吗?

不。

当然有人想到。

甚至,就在这衙前坊内,就有人曾经试图将其付诸实践。

可结果呢?

赵琅的眼神黯淡下去。

可症结在于,衙前坊内,根本没有一个真正能上得了台面,能让所有人都信服的人物。

那些抚远县内真正上得了台面的官吏,如今一个都不见踪影。

县令大人暂且不提。

就连那县尉、县丞也统统不见踪迹。

不出意外的话,他们要么死了,要么就被困在了别的地方。

比如说

困在坊外的县衙?

还是在县衙周遭的官邸?

没了这些本县的父母官出面主持。

衙前坊内的大户,有一个算一个,哪个不是用白花花的银子捐出来的员外郎。

这祸乱时节,谁又能比谁更高贵!

谁又凭什么对别人号施令!

能在抚远县内非富即贵的大户人家,又有哪个真的没有一丝靠山背景?

谁也不服谁。

赵琅父子,虽然有着李氏姻亲的名头,可现在光凭这名头,却也诈唬不住所有人。

他堂堂的赵家家主尚且如此,一旁的赵怀谦,更只是区区一介班头,在那些高门大户面前,实在没什么牌面。

李云舒尽管有将门李氏的后台,可终究也只是女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52章昭然若揭(第22页)

既为女子,就注定她难以服众。

其他富户向辽东大小文武官吏投献小妾的,也不少。

说到底,就是没有人能牵这个头。

所谓的联合,所谓的共防,从一开始就注定会陷入无休止的内耗与争论当中。

所有人都在斤斤计较,执着于自家那一丝一毫的额外损耗。

毕竟,在这等绝境之下,有限的物资储备,确实已经成为了关系到谁能活得更久的关键。

“老夫其实……也不是没试过。”

赵琅的目光越过李煜,仿佛看到了当时众人费尽心思地互相联络,却又一次次无疾而终的场景。

“老夫愿意咬牙派出十名家丁,去合力清剿街上的尸鬼。”

“可左近的高员外,却只肯出五个人。”

“对街的钱老爷更是在书信里哭起了穷,全是诉苦。”

说什么自家家丁前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