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认旗为号(1 / 2)

加入书签

第131章认旗为号(第12页)

李煜挑选再三,选中了亲卫李信作留守人选。

“李信,我与你一伍兵丁,守在此地,保我后路无虞!”

“喏!”

李信一口应下。

“家主放心便是!”

比起城门,此处角楼仍是他们离城的选。

完全放弃西南角楼是不可能的。

无非就是留下多少人的问题。

李煜心有忧虑,仍在不厌其烦的叮嘱李信小心谨慎。

“稍后,你可登角楼上层,打出我军旗号。”

李煜所指旗号,便是李信背后的认旗。

这是士卒个人身份的重要识别标志。

普通屯卒自然是没有资格携带。

在李煜所属的屯卒之中,只有队率小官,腰带上或是背后,才会用布带绑着一杆黑边白底的‘义’字认旗。

屯卒什长和伍长背后的认旗规格,亦会有所区分。

伍长为三角形制,什长为四方形制。

在战时,同属顺义堡的屯卒,便可凭此旗帜。

在混战中,快寻到和他们同乡同堡的各级队率,互为援助依靠。

免得在乱战之中沦为一盘散沙,任人宰割。

李信所背负的认旗不大,黑边白底,形制四方,中央用黑线绣着一个苍劲的‘李’字。

武官的亲卫甲士之中,平均每人之中,也有一人携带此认旗。

他们毕竟是武官私有的亲卫甲士。

是独立于屯卒体系之外的精锐。

背负的认旗自然更为特殊,才好区分。

故此,甲士背负的认旗,是在屯卒什长队率背后黑边白底的‘义’字方旗基础之上,加上了一些特殊标识。

如李煜的顺义李氏家丁,甲士们将屯卒队率背后认旗上的‘义’字,改为‘李’字。

认旗就插在他们甲胄背后的几处挂钩之上。

这是表明他们先是附属于李氏家丁,然后才是归属大顺朝廷。

这时再对各个李氏族人的亲卫甲士,想从认旗上做区分,就得从旗帜颜色上稍作辨认。

顺义堡为黑边白底,沙岭堡为青边白底,其他屯堡家丁也有各自的双色认旗。

但有一点!

能在军中持旗者,皆无弱手。

哪怕那只是一杆认旗!

携带认旗的甲士,往往都是优中选优。

战阵中碰上这种持旗的披甲悍卒,最好还是该掂量掂量自己的水平,再决定要不要迎上去与之交锋夺旗。

“城外李义若在外游弋所见,他必会寻机相助,你二人可借机互为内外引援!”

“家主且安心,卑职定会竭力而守!”

李信抱拳揖礼,神色郑重,示意自己必不辱命。

当然,李煜此行所率的屯卒,毕竟都是沙岭堡出身。

他们自然带的不是顺义堡的认旗。

他们背后是象征着沙岭堡所属,青边白底的‘沙’字旗。

如李松背后也有一杆,是青边白底的‘李’字认旗,象征着沙岭李氏。

这与李贵背后的顺义李氏认旗,颜色有所区别。

所以,李信所持的黑边白底‘李’字四方认旗,其识别度已经足够城外的李义提起重视了。

李煜三两句话,便敲定了接下来的安排。

出之前,李煜又令屯卒,先帮着收集附近的桌椅,以及西段城墙上间隔摆放的滚石等杂物,搬来封堵角楼步道门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31章认旗为号(第22页)

只有以路障代替盾阵拒尸,李信等六人,才能从容持长枪在此拒敌。

“留一什并其余甲士戒备!

余者协助李信设障,阻截角楼步道门户!”

“稍后,尔等再随本官下行!

沿甬道杀出,直入城内环马道!”

“喏——”

一众屯卒队率应声,赶忙抽调人手开始了动作。

“去搬运城墙上堆放的滚石杂物,堵塞步道!”

这城墙上的守城物资储备,此时都可以用来阻道。

“喏!”

而李信这边,被他选中的那伍屯卒虽也领命,但脸上却难掩忐忑。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