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江南家信(1 / 2)

加入书签

第13章江南家信(第12页)

幽州李氏的一支族裔,一直留在扬州照应家族的田亩。

私下里,李氏家族靠着扬州和幽州的南北物产之差,熟门熟路的做些粮食皮毛的通商买卖。

而这次族中兴师动众的召集族人。

因为扬州的李氏族人传回了消息,是有关倭人侵海的详细内容。

与信件一同北逃的,还有一批幸存的族人。

一月前。

先是李氏家族留在扬州的族人放飞信鸽北归,为北方的族人预警。

初时,族老们还将信将疑的。

因为信里是这么写的,内容浮夸的有些让人难以置信。

“自乾裕二年冬以来,倭人不断跨海登岸,掳掠地方,然侄儿观其人员组成却极为杂乱。”

大多倭人的队伍并不具备攻城能力,在他们打劫抢掠的队伍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与其说他们是来大顺抢劫财的,反倒更像是拖家带口逃难过来的流寇。

“侄儿遣人查看,家中亲卒外出侦探,掳来数个倭人。”

将门李氏分派到扬州的家仆,说白了就是没披甲,未持兵刃的精兵。

这些各家好生豢养的沙场老卒,单对单本就无惧身材矮小的倭兵,更何况是一群抱团取暖的倭人流民。

抓几个倭寇之中落单的老幼妇孺了,区区小事耳。

“海商汪家多通倭语,侄儿遣人寻来了其家中商船的一二领队,对倭人多加拷问。”

字迹到了这里,墨迹浓厚了许多,恐怕写信的人对接下来的内容也有些不敢置信。

但不管如何,他还是记录了下来,这就是倭人口中的真相。

“亲卒们俘获倭人共计四人,两男一女一幼。”

“私刑之下,四人尽数招供。”

靠着海商汪家精通倭语的翻译,这位李煜的族兄,从倭人口中得知了让人为之胆寒的真相。

“东瀛有疫,染者泣血,必死无疑”

在倭人口中,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东瀛民间就爆了莫名的瘟疫。

瘟疫本不稀奇,刚刚结束战国乱世的东瀛,自然有他们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去应对瘟疫。

初时,在医师们确认医治无效后,为了断绝传染。

从物理上斩断瘟疫传播的渠道。

封锁地方,出入者杀无赦。

成为了德川幕府唯一行之有效的应对方案。

统治东瀛的德川幕府,派出麾下历年积蓄的大批精锐赤备武士,去疫区外围弹压冲击隔离圈的‘暴乱’贱民。

“死后复生,食人饮血。”

“刀剑加身不知伤痛,腰斩而断仍欲扑食”

“被携疫者杀之,皆染疫尸变,无一例外。”

结果

这些集东瀛全国之力才汇聚积攒起来的赤备精锐之师,自幼磨炼杀人技艺的东瀛武士集团,尽数沦为了那些‘暴民’的口粮。

直到德川幕府所在之京都,被尸化的赤备精锐侵袭,整座城市彻底沦陷尸海。

所有人才明白,那些染疫后死而复生的‘人’已经算不上是暴民,它们就只是单纯嗜血的不死怪物。

很快

失去了最高统治者的东瀛,再次陷入比战国乱世还要秩序崩坏的境地,局面恶化的一不可收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3章江南家信(第22页)

东瀛国内的陆地交通彻底被游荡的尸群阻断,各地大名仅剩水路还能联络到一些幸存者。

东瀛很多城池外面都被那些怪物占据,城墙外的城下町,已经沦为人间地狱。

困守孤城的活人,即使凭借险峻的城墙勉强守住了尸群的围攻。

却现城外耕地遍布危机,如今他们连耕种都无处可种。

城外尸群也越聚越多,恐怕等到城内存粮吃完的那一天,便是满城活人的死期了。

最后经过商议,幸存的大名和武家们决定弃国

相当一部分东瀛大名和武家家主们,他们宁愿来到大顺成为流寇,也不愿意再面对东瀛国内那无穷无尽的尸海。

“倭人之家主认定大势已去,继续留在岛内不过是等死而已。”

“他们携家带口,乘船而来”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