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镜碎情裂雨夜捕影(1 / 2)

加入书签

潘金莲砸镜的脆响尚未消散在梁间,武大郎攥着染血的云锦僵立当场。

窗外雨幕如织,西门庆的仆人像黑塔般堵在楼梯口,曲奇叉腰怒吼的声浪撞在雨帘上,却被一声沉喝骤然切断:

“住手!

阳谷县捕房办案!”

雨帘深处,一队捕快踏着木屐疾行而来。

为者年约四旬,头戴万字巾,皂色捕快服外罩着油布雨披,腰间铁尺在暮色中泛着冷光。

他便是阳谷县马步都头韦长清,生得方面大耳,左眉一道刀疤斜入鬓角,目光如鹰隼般扫过满地碎镜与冒烟的云锦,声如洪钟:“何人在此寻衅滋事?”

西门庆在茶坊门口瞳孔微缩——这韦长清是他常年打点的都头,怎会在此刻现身?却见韦长清的目光越过众人,径直落在安逸藏剑的袖口上,刀疤微动:“那边戴毡帽的,露一手瞧瞧?”

安逸浑身一僵,手指刚触到剑柄,韦长清已欺身近前,铁尺“噌”

地出鞘半寸,尺身映出安逸帽檐下锐利的眼白:“方才茶坊王婆报官,称有人持械伤人。”

他指了指地上哀嚎的仆人,又瞥向李秋红腕间晃动的双鱼银镯,“还有你,李寡妇,上月西街赌坊失窃的双鱼银镯,可与你腕上这支有关?”

秋红失声尖叫,猛地缩回手。

潘金莲望着韦长清左眉的刀疤,忽然忆起李秋红的话:“韦少轩他哥年轻时剿匪,脸上落了道疤。”

雨水顺着韦长清的雨披滴落,在青石板上砸出星点水花。

雨势骤急,韦长清的雨披下摆浸在泥水中。

他未看西门庆,却朗声道:“西门大官人,令弟韦少轩方才在房顶窥伺民居,按《宋刑统》当杖责二十。”

茶坊内的西门庆瞳孔骤缩——韦长清竟拿韦少轩开刀?他强压怒火:“都头说笑了,舍弟今日在府中读书。”

“哦?”

韦长清转身,铁尺指向隔壁房顶,“那方才跃下的青影,难不成是鬼魅?”

安逸忽然开口,声线平板:“都头明察,小人乃韦府仆人,见歹人行凶才出手相助。”

他刻意露出腕上的旧伤,“五年前剿匪时留下的,与都头同袍之谊。”

韦长清的刀疤微颤,铁尺“哐当”

归鞘:“既是剿匪旧部,算你立功。”

他转向西门庆,“你家仆人持械伤人,跟我回捕房走一趟。”

武大郎紧握手中菜刀,指节泛白。

曲奇拽了拽他衣角,低声道:“这韦都头是韦少轩的亲哥!

去年西门庆还送过他两箱丝绸!”

潘金莲却盯着韦长清腰间的墨玉玉佩——玉佩以红绳系着,绳结样式与安逸软剑的穗子如出一辙。

她忽忆王婆所言:“韦都头剿匪时,曾被山匪砍断过红绳玉佩。”

“都头!”

西门庆终于按捺不住,“此事愿出二十两银子私了如何?”

韦长清冷笑,雨披在风中鼓荡:“公堂之上,岂容银钱说话?”

他挥手令捕快带走受伤的仆人,经过武大郎身边时忽然驻足,从袖中摸出半块带芝麻的炊饼,“大郎,你兄弟武松在东京可好?”

武大郎一怔:“都头认得二郎?”

“十年前剿匪,他救过我命。”

韦长清低声道,刀疤在雨光中忽明忽暗,“今夜三更,看好你娘子。”

说罢,他踏入雨幕,铁尺上的水珠滴在碎镜碴上,出清越的响声。

捕快撤离后,巷弄只剩淅沥雨声。

西门庆在茶坊砸碎茶盏,王婆颤抖着捡起蒙汗药纸包:“大官人,这韦长清……”

“他想借武大郎牵制我!”

西门庆盯着雨幕,“今夜三更,按原计划行事!

我倒要看看,他的铁尺能否挡住刀刃!”

破庙内,安逸掐住秋红脖颈:“说!

韦长清的红绳玉佩,可是当年你男人所抢?”

秋红涕泪横流:“是……黑风寨大当家抢的!

他说那是安家人的传家宝!”

安逸猛地松手,踉跄后退。

他想起襁褓中染血的玉佩残片,想起爹娘倒在血泊中的模样——而韦长清腰间的红绳,恰是用那块玉佩的残片编成。

武大郎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