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向东海进军(1 / 2)

加入书签

第276章向东海进军(第12页)

蹋顿狐疑地看了一眼难楼。

人人都知道丘力居命不久矣,下一任乌桓王就要在这两年诞生。

虽然表面风平浪静,但内部早已暗流涌动。

比如苏仆延就趁着这个机会明确站队蹋顿继任乌桓王。

辽西贵族坚持传统,选择支持嫡长子继承。

而辽东,右北平等大部落则认为应该选贤举能,选择骁勇善战的蹋顿作为他们的领。

只有战神蹋顿才能带领乌桓人统一草原。

而难楼此举,既满足了丘力居想培养嫡长子的想法,又满足了蹋顿想揽功劳的想法。

说白了就是墙头草行为。

也不知道他要搞什么。

既然他不是辽西贵族,他应该支持蹋顿才是。

如今却选择两边讨好?

这让在座其他小部落领都有点摸不着头脑了。

原以为这场继承人之争只有两个派系,一方支持嫡长子,另一方支持有能力的蹋顿。

结果现在又冒出来一个骑墙派?

关键是这难楼的实力仅次于丘力居。

他的支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辽西继承人的归属。

不过事已至此,难楼和丘力居都同意了这个方案,大家只能听从。

东海。

当积雪逐渐消融,大地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原本被白雪覆盖的土地,此刻渐渐露出了它原本的面貌,散出一种独特的泥土气息。

今年虽然出现了大面积的雪灾,百姓们从未感到过如此寒冷的冬天。

但东海百姓们却比以往更加轻松地渡过了严冬。

可惜的是,本应该准备其乐融融地准备春耕事宜。

他们却要从家乡中撤离,带着粮食和家当来到指定的县城躲避袁绍带来的兵灾。

他们都担心这一战会耽误春耕的时间。

如果误了时间,那夏天的收成就会减少许多。

本来今年不会再挨饿的,现在可能要勒紧裤腰带饿两个月,等秋收过后才能填饱肚子了。

因此东海百姓对袁绍的怨气不小。

鲁肃作为泰山太守,他居于徐州和青州之间。

青州战役也进入了收尾阶段。

而鲁肃的充电宝绝技注定了他成为了救火队队长,哪里的火大,他就要往哪里跑。

于是他工作的重心也来到了东海,由他的郡丞负责给青州运粮。

而他本人已经来到了东海边境协助黄忠对敌军进行狙击。

黄忠见鲁肃来到大营,热情地迎了上去:

“子敬别来无恙啊,十九岁的太守,真是年少有为。”

鲁肃挠挠头不好意思道:

“老将军就别调侃我了,若不是主公看得起我,我可能还在家里种地呢。”

黄忠握拳锤了锤鲁肃厚实的胸肌:

“这哪是调侃你啊?”

“要是我儿也就比你小三岁,要能像你一样能文能武,我做梦都能笑醒。”

鲁肃拱了拱手:“老将军过奖。”

黄忠道:“我们说回正事,接到主公的命令,我们采用边打边撤的打法,拖延敌军的进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76章向东海进军(第22页)

“因为主公已经委托李儒给李傕写信,让李傕给袁绍压力。”

“李傕从接到信到兵压冀州可能要半个月时间。”

“正好张飞也差不多清理完了青州的粮道,再次挥师北上。”

“到那时候,东海之围也就迎刃而解了。”

鲁肃问道:“怎么拖延?我们这里的兵马也不过一万左右吧?大多都在郯县。”

黄忠道:

“我加上你,全力之下,能在极远的距离射出四箭。”

“我们便射便撤,若是侥幸射死一个绝技大将,我们就能依仗士气加成打一次埋伏。”

“如此便能多拖延一两日。”

鲁肃点头道:“明白。”

而鲁郡这边,以曹操为主帅,已经在做最后的动员。

隐藏在山林里密密麻麻的军队源源不断地出山,朝鲁郡边境集结。

军队的脚步声和口令声口令声此起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