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朝会宣旨:北征!(3 / 3)

加入书签

“回陛下,军饷二十万两已备妥,唯十万石粮草尚需三日方可齐备。”

朱由校又望向王在晋:

“兵部调兵批文可曾下发?”

“回陛下,兵部文书已于两日前全部发出。”

朱由校虽是皇帝,但手中并无直接调动军队的权力。若想集结兵马,必须有正式批文,只有羽林军是个例外。

大明重文轻武,地方将领若无兵部文书,根本不敢轻举妄动。特别是边关将领,凡有动作,都需兵部点头。否则,一个弹劾奏本就能断送前程,甚至搭上性命。

除非皇帝威望极高,可以直接下令,跳过兵部流程。可若没这个威望,就必须按规矩办事。

这种威望,在大明历史上,除了开国皇帝朱元璋,无人具备。即便是朱棣,也只是让兵部妥协,也无法完全绕开兵部直接掌控军队。

这种情况极为不利,以文官驾驭武将,与宋朝有何不同?可惜,短时间内无法改变。想要触动文官集团的利益,比登天还难。

“今天就把留守大臣的名单一并公布。”

“王伴伴,宣旨。”

王朝辅上前三步,朗声说道:

“皇帝陛下圣旨,百官接旨!”

文武百官齐齐跪下,静候旨意。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内阁首辅王象乾、次辅徐光启为执政大臣,留守京城,处理朝政,六部尚书协助之。”

“英国公张维贤为京师守备大臣,统领羽林军及二十一卫亲军,镇守京畿,负责一切军事事务。”

“内阁辅臣王在晋、兵部右侍郎杨嗣昌、吏部右侍郎陈奇瑜为随驾大臣。”

“另设总理衙门,总理大臣由元辅王象乾、次辅徐光启、户部尚书程国祥、英国公张维贤担任,负责处理一切军政事务,文武百官所有奏章皆呈报总理衙门,由四位大臣裁定。”

待圣旨宣读完毕,朱由校补充道:

“若遇紧急情况,四位总理大臣可自行决断,不必请示。”

“京城兵力有限,四位务必要小心行事。若无法定夺,可进宫请示太妃,由太妃裁决,五城兵马司暂归总理衙门直接指挥。”

“五日后全城进入军管状态,羽林军全部入城驻守,控制各条要道街口,朕会安排许显纯协助你们。”

又对身后的文武百官说道:

“朕离京期间,望各位忠于职守,从今日起,所有重要事务均交由总理衙门处理。”

“臣等遵旨!”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