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长车辞帝京(1 / 3)

加入书签

朔风渐紧,吹落了汴京最后几片枯叶。

宁远侯府门前,车马辚辚,肃杀之气弥漫。

三日的准备,已到了启程的时刻。

澄园正门大开,石铿率领的五百亲卫精锐早已整装待。

铁甲森然,刀枪映着初冬惨淡的日光,散着凛冽的寒气。

战马打着响鼻,喷出团团白雾。

这支跟随顾廷烨征战西北、肃清侯府的铁血之师,此刻沉默如山,只待主帅一声令下。

府内,最后几口箱笼被抬上特制的宽大马车。

丹橘和小桃穿梭其间,做着最后的清点。

明兰一身便于骑乘的莲青色窄袖胡服,外罩银狐皮斗篷,长利落地绾成髻,簪着那支不离身的羊脂白玉簪。

她站在廊下,目光沉静地扫过忙碌的庭院,最后落在常青身上。

“府中诸事,尽托付于你了。”

明兰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千钧重托。

常青深深一揖,神色庄重:“夫人放心!

常青在,侯府在!

必不负侯爷、夫人所托!”

“遇事不决,可去松鹤堂请示老侯爷,亦可遣快马至禹州。”

明兰叮嘱道,“府中仆役,当恩威并施,规矩不可废。

若有那不安分的,不必手软。”

“是!

属下明白!”

顾廷烨一身玄色劲装,外罩墨色大氅,腰悬佩刀,大步从书房走出。

他面容冷峻,眉宇间带着军旅的肃杀,目光扫过整装待的队伍,最后落在明兰身上。

无需言语,夫妻二人对视一眼,默契尽在不言中。

“出!”

顾廷烨翻身上马,沉声下令。

沉重的侯府大门缓缓开启。

车马队伍在亲卫的护卫下,如同一条沉默的玄色长龙,驶离了这座刚刚安定下来、却又不得不暂时告别的澄园。

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出单调而沉重的声响,仿佛碾在每一个送行者的心上。

府门外,留守的仆役护院垂肃立。

常青站在最前,目送着车队远去,神色凝重。

松鹤堂的窗后,一道苍老佝偻的身影隐在阴影里,枯瘦的手紧紧抓着窗棂,浑浊的老眼望着那远去的车影,久久未曾挪动。

车队驶出城门,官道在眼前延伸,两侧是收割后显得空旷萧索的原野。

汴京巍峨的城墙渐渐消失在身后,带着它所有的繁华、算计与暂时安定的假象。

凛冽的北风卷起尘土,扑面而来。

明兰坐在宽大平稳的马车内,掀开车帘一角,回望那越来越小的城郭轮廓,心中并无离愁别绪,只有一片沉静的决然。

“丹橘,”

明兰放下车帘,看向侍立一旁的贴身丫鬟,“此去禹州,山高路远,非比澄园。

你与小桃,可有后悔随行?”

丹橘抬起头,眼中是毫不迟疑的坚定:“夫人去哪里,奴婢就去哪里!

便是刀山火海,奴婢也跟定了!”

小桃也用力点头:“小桃也是!

夫人待我们恩重如山,小桃不怕苦!”

看着两个忠心耿耿的丫头,明兰心头微暖,唇角泛起一丝浅淡的笑意:“好。

那便打起精神来。

这路上的风霜,便是我们到禹州前的第一道坎。”

车轮滚滚,一路向北。

越远离京畿,道路越崎岖难行。

驿站破败,提供的饭食粗粝不堪,热水更是奢望。

沿途所见,触目惊心。

村庄凋敝,衣衫褴褛的农夫在寒风中佝偻着身子,麻木地整理着贫瘠的土地。

偶有流民拖家带口,面黄肌瘦,眼神空洞地沿着官道蹒跚而行,看到顾廷烨这队盔明甲亮、气势森严的车马,慌忙避让到路边泥泞的沟渠里,眼中充满了畏惧与绝望。

这日傍晚,车队在一个名为“黑石驿”

的破败驿站歇脚。

驿站驿丞是个油滑的中年人,见顾廷烨气度不凡,随行护卫众多,殷勤得近乎谄媚,张罗着腾出最好的几间房(其实也只是稍干净些的土炕),又宰了驿站里唯一一只下蛋的老母鸡炖汤。

“大人一路辛苦!

小店简陋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