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学塾日常(2 / 3)

加入书签

早在上月已经出来了,陛下下旨,废除了关中地区的铁官和郡国酒榷官营的政令,但其他地方却依照旧例。

    此次朝廷肯定了与民休息的国策,虽然未完全废除盐铁专营,但也大大减轻了百姓负担。

    这也是自大汉建立以来儒生首次参与国家国策制定,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老师请说!”病已自无不可道。

    老夫子沉吟片刻道:“既然你全程见证此次‘大辩论’那你对儒生和地方贤良如何看待?他的主张你认为是否可为国策?”

    “他们是为君子!”病已几乎不假思索道。

    君子?老夫子先是一愣,但很快就明白了什么,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哈哈哈...........君子?对,他们都是君子!”

    他看向眼前这个弟子,眼中更是满意至极,但还是问道:“那你说说,他们的主张能否成为国策?”

    病已摇了摇头,道:“虽有仁心,却不懂人心,或者是不想说罢了!”

    “是否可为国策病已不知道,这是朝廷和陛下该想的事情。”

    “但在病已看来,朝廷本就有意与民休息,之所以叫来儒生和地方贤良,不过是顺水推舟而已!”

    “既缓和了自先帝以来的高压政策导致的乱象,平息了人心,也使得此次辩论结果通过这些地方儒生和贤良推动,得到很好执行。”

    “但他们所提的主张太过理想化,甚至有些荒赘。”

    “这也是朝廷未曾全盘接受他们主张的原因,此时朝堂诸公中或许有无德无能之辈。

    但不可否认他们在制定国策时是通过全盘考虑的,虽有瑕疵,但自古以来哪个政令是十全十美的?”

    “朝廷在先帝时施行霸道,是有所极端,但儒生和贤良们所主张的‘仁’就不极端吗?真的到了放马南山,刀枪入库的时候了吗?”

    病已摇了摇头,继续道:“不见得吧?朝廷需要钱粮保证边疆安定,需要钱粮平息地方天灾人祸,更需要钱粮稳定人心,这些哪件不需要天文数字的钱粮?”

    “难道靠天下人自觉吗?”

    “还是那句话,他们的主张能不能成为国策我不知道,我知道的是,要是全盘按照他们的主张施政,离天下大乱就不远了。”

    复中翁定定地看着侃侃而谈的弟子,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他是儒生,当然希望儒家的主张‘仁’能得到发扬,甚至成为国策。但多年的蹉跎生涯告诉他,这是不可能的。

    人心是经不起考验的,圣者仁心,霸王手段,缺一不可。他看过这个弟子带来的书稿,上面儒生和贤良的有些言论就连他这个老朽都觉得荒唐。

    他们的初心或许是好的,但更多的却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自己早已到了随心所欲之年,儒家的那些条条框框怎么可能束缚住自己?

    想到这里,他顿时有些心灰意冷,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