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杀马充饥的突厥人(2 / 2)

加入书签

该师团由大阪的小市民、小商人等组成,商业思维浓厚,把“保命”作为战场第一要务。

他们总结出“无益的牺牲不要付出,不合理的战斗不要参加,穷途的敌军不要追”的三不原则。

他们打仗时会权衡利弊,顺风就全力以赴,逆风就畏缩不前。

第四师团十分的热衷生意,在战场上,他们经常倒卖物资。

无论是敌对部队还是普通商人,甚至给八路军提供药品、和黑帮交易鸦片等,只要给钱什么都卖。

日本投降后,师团成员在美军军营前摆摊叫卖战争纪念品。

不过,大阪第四师团并非完全没有战斗力。

在日俄战争中,该师团参加了辽阳会战、沙河会战、奉天大战等,表现较为活跃。

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与国军第十军在岳麓山展开白刃战,给对方造成重大伤亡。

李俊之所以想起前世他在网上了解的这支部队,他这是真的心疼死了。

战马诶,最差的挽马都要四十贯铜钱,还是使唤不了多久了的老马。

这个还是要关系你才能买得到,没关系的人,你提着猪头都找不到庙门。

十六卫每年都会淘汰一批老马,在马蹄铁没有弄出来之前,脚受伤了的战马就不能用了。

这个就像是法院拍卖东西,没有门路的人,你只能拍人家有门路的人挑过一遍的一样的。

毕竟法院卖给谁都一样,只要保证法院的利益就行。

十六卫处理淘汰的马匹也是一样,底价是四十贯铜钱。

但是这里面的马匹,也是有好有差的行不?

而突厥人的战马,许多都是刚成年没有阉割的种马。

这就不是多少钱的事情,多少钱你都买不到。

草原上往中原地区贩马的人,他就不往中原带没有阉割的种马。

毕竟人家也不傻,一锤子买卖和细水长流人家也是知道怎么选择的。

李俊五年前就开始准备这次抢突厥人的计划,抢的战马少了,他真的就是亏大了。

战争机器一开动,那钱粮真的就是流水一样的往外泼。

粮库,钱库,铁料库等大管事,这几年见到了他这个家主就哭诉。

还动不动就向崔氏,大总管罗老夫人哭诉,让她们劝劝族长。

直到李俊弄出来的几个作坊,流水一样的往家里搬钱的时候,各个库房的管事,这才消停。

李俊算是发现了,管库藏的这些混蛋,真他娘的就是属貔貅的,都是只管进不想出。

李俊看到库房里还有很多战国时期的刀币,那叫一个痛心疾首。

更是不止一次的跟他们讲,钱这东西要流动起来才是钱,放库房里就是一堆废铜烂铁。

然并卵……

李俊发现自已纯粹就是对牛弹琴,这些混蛋只喜欢库房里堆的满满的,对于他的话纯粹就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族人们一以贯之的认为,家里有粮才心里不慌。

反过来一而再再而三的对他这个族长说:几十万族人过日子,要节俭。吃不穷,用不穷,算计不到才会穷,叭叭叭一大堆。

他们左一句老话说,右一句俗话说得好,弄得李俊没有半点儿脾气。

李俊都服了他们,给老人孩子们发十个铜钱,都要向崔氏哭一鼻子。

他把为家族牺牲的抚恤金,由原来的二贯铜钱,五车粮食,提高到五贯铜钱,二十车粮食。

这件事情不光各库房的大管事反对,已经退下去的老头子,以及阵亡族人的亲属都强烈的反对。

为了阻止年少不知柴米油盐酱醋茶贵的族长败家,二十一姓家生子奴仆中的老头老太婆,分别找崔氏和大总管罗老夫人哭诉。

最后还是崔氏开口,阵亡的族人抚恤金,由原来的二贯铜钱五车粮食,提高到五贯铜钱五车粮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