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东西之爭(1 / 4)

加入书签

第210章东西之爭

“臣领命。”

刘备知道,天子索要乐隱为人质必然是能得逞的。

毕竟刘备没法替老师做决定。

辟用乐隱的詔书,天子在这大殿里当面写给了刘备,亲手写的。

天子给乐隱的官职,是諫议大夫。

这是六百石的朝官,同样隶属於光禄勛,既没有固定的军政事务,也没有固定的属吏,是独立諫官,字面意义上的孤臣。

諫议大夫虽只六百石,却有几个极其重要的权限。

可以对皇帝的决策和言行进行劝諫纠正,这是其本职工作。

可以评议所有朝政並提供参考意见,军政人事律法礼仪祭祀等所有事务全都可以参与,不限类別。

可以监督百官检举不法,虽然没有直接执法权,但能弹劾所有人。

最重要的是一一可以封还天子詔令。

是的,如果认为天子的詔令不合理,諫议大夫可以拒绝执行,这是独属於諫议大夫的权限。

与之相对的,就是諫议大夫没有任何军政管理权或执法权,是真正意义上的清贵孤臣。

这个职务也可以被视为天子的顾问以及议政老师。

若是换个职务,哪怕是九卿,乐隱多半都不屑一顾,

可諫议大夫乐隱对当今朝廷很有意见,但恰恰是因为有意见,以乐隱的性子,一定会来劝諫一二的。

再加上让刘备自己派人担任朝廷公使,那无论乐隱是为刘备考虑还是为天下考虑,都得住到阳来。

刘宏显然考虑得很周全,把刘备调到三辅的这段时间,大概做了很多调研工作。

其实刘宏並没有为难刘备,所说所做的,都是一个皇帝该做的事。

刘备其实有些感慨,这大汉天子,或许荒唐贪婪任性自私,但终究是有天子气度的。

何进倒是没有说谎,无军令任何人不得出入函谷关,这確实是天子的意思。

不仅不充许西军东进,也不充许东军西出,

也就是说,在天子筹备好兵马之前,不希望再有人私自发起大战一一或者说,是不希望“凉州之乱”那么快平定。

由於刘备要带部曲去平定青州,天子没有再约束刘备的部队,通关的军令也在当日便发了出去。

但要等使者给何进传通关的军令,再等关羽等人將部曲带来,这一来一回,刘备至少得在阳逗留十来天。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

两天后,刘备领了青州刺史的印綬,並参与了人生中第一场朝会一一之前当了这么久的官,却一直没机会参加朝会,这也是大汉特色了朝会上,天子颁布了刘备刚刚给他提的建议。

由於天下纷乱,处处都要用兵,天子决定增设西园校尉。

能募兵並且自带装备入西园军者,便可得校尉之职,

直接贡献出现有部曲也行,天子不嫌弃..

刘宏没有限定西园军的总数量,但明確了其地位和每个营的规模,並直接將其称为『天子卫军”,首营便是由赛硕组建的现有西园军。

卫军一营两部,每部千人,营设两千石校尉,其地位和兵权都在北军五营之上。

这事的本质其实也是卖官,但把买官的钱变成了兵,这就成了酬功一一而且是会被天下称颂的功,能让上万人当兵吃粮,创造上方个后勤工作岗位,还能增强国家实力,减少地方匪患。

而且这种方式能让很多人心甘情愿的出钱募兵,虽然的钱是一样多,但这是对国家有贡献论功筹官,比买官体面多了。

天子能把募兵和筹措装备的钱粮和时间省下来,省下来的钱粮便能用来养兵以及赏赐拉拢各校尉。

这支部队成了天子亲军,又吃著天子的饭,只要天子自己不瞎搞,是能听用的。

其实很多事都是如此,本质没变,只要方式稍微改一改,恶政就能变成善政。

此政一出,朝堂便又起了爭执,刘备也见识了一番大汉朝堂吵群架的风光。

这种朝堂吵架的菜市场议政风格大概是汉家江山的特点—当然,这年头还是讲礼数的,一般不会当朝斗殴。

最先吵起来的是太尉议曹应动和驍骑校尉鲍鸿。

应动坚决反对天子改变军制,认为无故改制增设军队恐使京不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