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攘外必先安内(4 / 5)

加入书签

bsp;  也是在此时,袁隗才回了汝南,将其夫人马伦下葬。

    在收到朱儁传回的平定南阳的战报后,刘宏没有再发怒,也没有独自生气。

    他平静的去东陵祭了桓帝,随后宣布因天下平定改元为中平。

    光和七年十二月改元中平,甚至都没有等到次年一月。

    或许是刘宏明白,中平只是个念想,自中平之后这天下才是大不平——年末改元,所有的记载都会将这一年记为中平元年,而非光和七年。

    中平二年(185年)元月,朝廷遣使持节前往南阳,拜朱儁为右车骑将军。

    朱儁率兵回京,随即被任命为光禄大夫,增食邑五千户,封钱塘侯,加位特进,与皇甫嵩同权。

    而朝廷各紧要职位,包括北军五营的五个校尉,三河骑兵的三个都尉,全都被平定黄巾的‘有功之臣’掌控。

    刘宏没有拒绝公卿们报上来的功臣表,像个盖章机器一样照单全收。

    屯骑校尉鲍鸿;越骑校尉张温(以司空兼领);步兵校尉毌丘毅;长水校尉袁术(以虎贲中郎将兼领);射声校尉马日磾……

    新任的北军五营校尉,没有任何一个参与过平定黄巾的战争。

    但他们就是能当校尉,就连北军五营的兵都是他们自己的家兵。

    而皇甫嵩和朱儁这两位‘威名赫赫’的左右车骑将军,却在刚得到高官重爵后没多久就遇上了各种难题。

    ……

    中平二年春。

    冀州目前的治所是高邑,此县紧邻巨鹿郡。

    在黄巾之乱前,高邑是万户大县。

    而此时除了几家豪族之外,整个县里基本没人,甚至比不上目前的甘陵——甘陵县内收留了几千青壮,又迁入了不少妇孺,眼下已经是个正常的县了。

    皇甫嵩是冀州牧,当然是要到高邑赴任的。

    在被任命为冀州牧之后,皇甫嵩奏请免除冀州一年田租以便恢复生产,刘宏同意了。

    随即,“冀州百姓”为他作了很有文化的赞歌:“天下大乱兮市为墟,母不保子兮夫离妻,赖得皇甫兮复安居……”

    但所谓冀州百姓……

    冀州压根就没有正常的百姓了。

    或者说……冀州已经只剩下了贵族‘百姓’和他们的仆从,没有了庶民黔首。

    目前冀州各郡,要么是豪门士族,要么是豪族家里的奴仆,没有自由民。

    整个冀州唯一能找到自耕农的地方,大概就只有甘陵了。

    曾经的黔首,现在全都算是贼人。

    之前驻军于高邑的冀州各家私兵已经离开,朝廷大军不在了,憋了一年的各路贼兵全都出来了。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