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天可汗舰(2 / 3)
当"
入阵"
乐段与归墟军歌对撞时,虚空中的音波凝结成《乐书要录》的"
十二律吕相生图"
,将母舰的量子通信锁死在黄钟大吕的音阶中。
一只编钟的兽钮突然碎裂,掉出的不是钟锤而是未来45年的量子芯片。
李世民虚影挥动《帝范》,昭陵六骏在星空间列成锋矢阵。
当飒露紫的粒子炮贯穿母舰防护罩时,迸射的不是能量火花而是《贞观氏族志》的世家数据流。
陆知微趁机将《五经正义》注入敌舰核心,儒家经义在量子场中化作"
君君臣臣"
的伦理枷锁,归墟ai的瞳孔突然浮现出《春秋》"
弑君三十六"
的血色文字。
地宫深处传来九嵕山的悲鸣,整座山体正分解成《缉古算经》的堤坝模型。
萧云漪的丹炉在裂解前最后一刻,炉内飞出《西域图记》残卷,将崩塌的山脉重新锚定在大地坐标系。
而太宗虚影的衮冕之下,众人惊见其心脏跳动的不是血肉,而是与法门寺佛骨同源的量子舍利,每道佛光都折射着《大唐西域记》的梵文。
当最后一艘归墟战舰在《帝范》算法中解构时,地宫甬道渗出带着血腥味的《大唐创业起居注》。
李玄戈的战甲吸收完六骏能量,显示屏弹出的真相令所有人窒息——武德九年的玄武门之变,实则是归墟在时间线植入的初始变量。
那些射向建成元吉的箭矢,每一支都镌刻着参宿四文明的跃迁方程式。
"
原来陛下早就"
萧云漪的指尖深深掐入丹炉裂缝,炉灰中飘出贞观四年太宗与玄奘密谈的全息残影。
画面中的帝王正在用《金刚经》梵本擦拭佩剑,剑身倒映出的不是玄奘的面容,而是归墟尖塔的六芒星徽记。
陆知微突然剧烈咳嗽,呕出的血块中包裹着微型星舰模型。
他苦笑着掰开模型,内部竟是《推背图》第四十四象的全息投影:"
日月当空,照临下土"
的谶语下,悬浮着三百艘归墟战舰的建造蓝图。
九嵕山的残月将太宗的量子虚影映得透明,消散前的帝王最后望向长安,眼中紫光与马嵬坡佛骨的悲悯同源。
李玄戈突然按住胸前旧伤——三年前被归墟先锋刺中的十字形灼痕,此刻正与昭陵地宫的量子佛骨产生共振。
"
看这个!
"
陆知微从瓦砾中拾起半块龟甲,甲骨文的灼痕竟勾勒出参宿四星图。
更骇人的是,在"
辛酉卜"
的贞人记录旁,刻着用商代文字书写的《甘石星经》片段:"
荧惑守心,天舰东来"
。
萧云漪的九光丹突然自悬浮,丹气中浮现出袁天罡与李淳风推演浑天仪的场景。
当二人的手指同时指向紫微垣时,浑天仪核心突然裂开,露出内部用景教叙利亚文书写的《推背图》终章——那预言的不是武周代唐,而是"
万教归一舰,太初有道舟"
。
地宫深处突然传来机械转动的轰鸣,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崩塌的墓室穹顶显露出青铜齿轮矩阵。
每个齿轮都咬合着不同文明的历法——楔形文字的尼散月历、玛雅卓尔金历、秦颛顼历在量子场中同步运转,中央的浑天仪轴心赫然是太宗征高句丽时佩戴的鎏金剑璏。
"
这不是昭陵"
李玄戈的战甲传感器突然载,"
是归墟的跨文明计时器!
"
他话音未落,齿轮矩阵突然加,秦始皇陵的兵马俑、亚述帝国的狮鹫像、玛雅金字塔的羽蛇神浮雕在量子场中交替闪现。
每件文物都在释放所属文明的终极武器数据,而这些数据流最终汇聚处,正是太宗棺椁下的量子佛骨。
当陆知微试图用《缉古算经》计算齿轮转时,手中的算筹突然化作印度数字符号。
他猛然想起三年前在龟兹废墟看到的壁画——画中骑着白象的佛陀手持《吠陀经》,坐骑的象牙上却刻着希腊几何公式。
此刻壁画内容正通过量子佛骨投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