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真孙子冷眼旁观,假孙子嚎啕大哭(4 / 4)
口不提死亡对人带来的影响的惯例。
其实关於生死的题材与表现方法是很多,但《入殮师》之所以能脱颖而出,主要是在主题处理的手法上,切入点主要在生者面对亲人离別时的情绪反映,通过此来引申出人们的生死观。以它的中心来看,它强调的是一个对“死亡”的接受过程。
但是《人生大事》就显得“哄闹”的多。
陈默之所以突然想到要拍这种电影,一方面是因为老七的事情给他带来的灵感和触动,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这个题材的確很有意思。
可以说,国內对於这个行业,一向都是讳莫如深,大家平时也极少会谈及这个行业的话题,多数人对於从事殯葬这一行,確实有刻板形象,甚至是异样的眼神和声音。
人们更多的是听到,或者看到一些关於这方面的负面新闻。
从老七身上就可以看的出来,外界的误解和芥蒂一直伴隨著他们,加上地区风俗,导致殯葬师一词让人不想提及,甚至他们的子女经常也会因偏见而受排挤。
但事实上,陈默却知道,殯葬师是一个让人肃然起敬的职业,日常理解里,人生大事不仅仅是结婚生子,体面的告別也是这一辈子里最后一件,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件大事。
“殯葬”题材,確实是很容易出彩的题材,就如同《人生大事》里面的父亲所言,死亡,是人生的头等大事。
而基於这种永恆的逝去,倘若愿意挖掘,那么无论美丽,丑陋,欣慰,伤感的题材,都能在生死两別的故事中寻到一席之地。
而更重要的,便是身为殯葬行业之人,对於生死的態度,作为守在黄泉路上为死者送上最后一程的人们,他们在復现每个死人生前神采的歷程中,对人生便能有更深的理解。
《人生大事》的风格老实说,陈默其实不太喜欢,他倒是更喜欢《入殮师》那种,真正的从一个职业人的角度出发,去感受死亡,和死亡带来的那些东西。
不过,目前来说,目標有了,具体如何去做,还不是那么急切。
而且对於陈默而言,做这种电影,有著得天独厚的条件,毕竟,他家也是做这个的,而且不是还有老七这个原型人物嘛。
范彬彬作为当红明星,年底了其实也是很忙的,而且陈默也有了新的目標,所以两人很快作別。
“拍一部殯葬题材的电影”听到陈默说起这个,老爸陈守信有些愕然。
有些惊讶地看著陈默。
“干嘛这么看著我”陈默有些挠头。
“没什么,拍殯葬题材好啊!”陈守信欣慰地道。
“不过,你怎么会突然想到这个咱们家这行当,名声的確不太好,拍出来会有人看吗”老爸又有些担心地问道。
“这不是去参加了老七他爷爷的葬礼嘛,看著老七那样,有些感慨。”陈默说道。
“老七他爷爷杜老爷子他家的事情啊,誒。”老爸显然也是知道老七家的事情,不由地摇头感嘆。
“有什么需要家里帮忙的吗”老爸又问道。
“有需要我会说的!”陈默笑著道。
↑返回顶部↑